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短信大全 > 生日短信 > 药膳论文(共9篇)

药膳论文(共9篇)

来源:生日短信 时间:2018-10-26 点击: 推荐访问:中医药膳论文 老人药膳论文

【www.ahstyy.net--生日短信】

药膳论文(一):

药膳凤爪 作文

药膳凤爪
在一次表妹生日的时候,姑妈做了一道我当时没吃过的菜——药膳凤爪。那时,我才吃了一点点,就回味无穷。经常嚷着妈妈做药膳凤爪。药膳凤爪卖相好。乳白色的凤爪躺在米黄色的汤汁上。有几粒朱红色的杞子散落在期间,棕色的沙姜、棕黄色的党参、浅黄色的黄芪和深棕色的当归的各种味道都浸入在凤爪上,远远就闻到浓浓的药香味,看见了也垂涎三尺。就像灵魂出窍一样,味道都到凤爪里了。药膳凤爪不仅好吃,还有补气养血,滋润明目,头晕目眩,增加皮肤弹性的功效。药膳凤爪虽然味道好,但是做法复杂。先准备1斤鸡爪、3元的沙姜、2条党参、1元白芪、1~2片当归和一抓枸杞。材料准备好了,将鸡爪洗干净,用适量的盐腌半个小时,过水备用,就开始做了。将药材放进锅中煲45分钟,出味。把过水的鸡爪放入煲中,继续煲滚2~3分钟,停火,焗20分钟之后,再将鸡爪煲滚2~3分钟,再停火,再焗,时间越长越浓香。最后,药膳凤爪就大功告成了。
吃药膳凤爪时也挺有意思。我吃凤爪时,先把每只脚趾的第一节,啃掉,用牙齿把肉咬下来下来,然后再吃每根脚趾第二节,第三节。脚趾都吃完后,我就吃小腿骨,吃完之后,就把我最爱吃的部分——脚掌和脚筋咬下来,慢慢品尝。最后,我还要咬一咬骨头,骨头里的汤汁一下涌上来,好吃极了。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对药膳凤爪爱不释手。

药膳论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 师
凌 鼎 年
在娄城餐饮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饭店开张的,你不请市里的头儿脑儿可以,不请场面上露脸的那些款爷富婆可以,但假如你不请戚梦萧光临,不请他说几句好听的,那我敢打赌,你这饭店的生意必好不到哪儿去。
为何?难道说这戚梦萧比市长还市长,比书记还书记?
嗨,你还真的说对了一半,戚梦萧在餐饮界的知名度牛着呢,外号“美食家”。据说其祖父是清朝皇宫里的御厨,其父亲曾是上海国际饭店特聘掌厨,他本人呢,虽不是啥名厨,却整理出版过一本《娄城历代名菜谱》,还被《美食家》杂志特聘为刊物顾问。连省电视台摄像人员也专程到娄城为他拍摄《娄城美食家》的专题片。
由于他有如此知名度,娄城的那些老饕们自然十分注意他的动向,如果他不肯捧场的饭店,他们自然也就极少光临。如果戚梦萧在哪个饭桌上哪个场合说了某某厨师或某某菜味道不错,那必有不少人会慕名去尝一尝。影响最大的一招是戚梦萧闲来无事时还会写篇把千字文,或介绍一道传统名菜,或介绍一道特色名点,文中间或还会批评、表扬一两家饭店或起色了或滑坡了。这就使得戚梦萧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娄城的餐饮界。因此,宾馆、饭店、酒家的老板谁不巴结他,只要他一到,“戚老,戚老”“老法师”“美食家”之称呼就不绝于耳,必上最好的菜,最靓的汤,让他品评,请他指点,唯恐怠慢了他,得罪了他。
却偏偏有不识相、不领行情的。这不,刚开张的大学士街的王记药膳菜馆,竟没有请戚梦萧。
据知内情人透露,开张前有人提议不请谁都可以,戚梦萧是非请不可的,谁知菜馆的总经理王一脉竟然大言不惭地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似乎对戚梦萧不屑一顾。
王记药膳菜馆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媒体的好奇,他们很想知道菜馆吸引顾客的绝招何在,就去采访了王一脉。
王一脉告知记者:四百多年前李时珍来娄城拜访其先祖王世贞时,请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序,这本《本草纲目》在王世贞处一放就放了十年,直到1590年王世贞临死前才看完了全书,写出了序言。其中有一个细节外人不知,王世贞请人抄录了其中的药膳部分,共有400多个食疗医方呢,这个食疗医方成了他们王家的传家宝。现在传到了他手里,他正是根据这些食疗医方才开这爿药膳菜馆的-----哇,来头还不小呢,老记者们一个个顿时来了兴趣,要请王总经理详谈一下有关药膳的知识。
谁知这一问问到了王一脉的脉上,他侃侃而谈起来,什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什么“肺宜辛,心宜甘,脾宜苦,肝宜酸,肾宜咸”;什么“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一套一套的,听得见多识广的老记者们也一愣一愣的。王一脉趁热打铁,邀请老记者们吃一顿便饭,尝一尝他的手艺,免得被人说“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老记者们已被他说得口水都要滴出来了,都说:“你不请我们吃,我们也不走了。”
王一脉叫手下端来了玉米须炖龟、姜汁拌海螺、泥鳅钻豆腐、百合鲤鱼、天冬炖鸡、陈皮扒鸭掌、杜仲腰花、荸荠狮子头、枸杞汁熏麻雀,素菜类有琥珀莲子、冬菇萝卜球、口蘑椒油小白菜、酿煎青椒、韭菜炒胡桃、葵花豆腐,还有竹荪芙蓉汤与茯苓烙饼小点心,最后上了芡实粉粥与山药粥各一盆。
吃得老记者们一个个都说:“味道好极了!”
王一脉在边上介绍如何选料、用料、配料,如何掌握刀法、器具、火候,如何做到形、色、香、味俱全,还一口气说了要“不偏不倚,不过不离,不韧不糜,不老不嫩,不坚不滑,不燥不寒,不涩不腻,不咸不淡,不艳不暗,不大不小”,听得老记者们个个目瞪口呆,其中一个专跑饮食线的老记者由衷地说道:“你王总才是真正的美食家,今天我们算是开了眼界,享了口福,饱了耳福。”
第二天,市报上一篇《访药膳大师王一脉》的专访登了将近半版,还配发了照片。
电视台则播放了一则《别具一格的药膳菜》;电台则播了《真正的美食家王一脉访谈录》;网站则把陈皮野兔肉、田七鸡杂炖鲫鱼、东坡童子甲鱼、绿豆汤西瓜盅、蟹黄鱼翅、当归构杞鸡、壮阳乌龟汤等多盆菜的照片放到了网上。
这股宣传势头使得王记药膳菜馆一时名声大噪,食客盈门。
戚梦萧原本以为王记药膳菜馆早晚会请他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他有点儿坐不住了。他是个吃遍娄城皆上宾的美食家,现在如此美食品尝不到,他浑身难受。从另一方面讲,他也实在想去实地看一看、品一品,到底是名大于实呢,还是实大于名,可他又实在不好意思自己跑上门去吃。总算有人看出了道道,请了戚梦萧去品尝药膳菜。
戚梦萧去之前,特地翻了唐代孟洗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明代汪颖的《食物本草》等,以防到时出洋相。
无论怎么说,戚梦萧乃老吃客了,嘴早吃得极刁极刁,但当他品尝了百花色肚、香酥飞龙、柳蒸羊羔、蝴蝶海参、卤猴头菌、燕窝人参羹等药膳菜后,一语不发。席散后,他突然大喊道:“你们把老板叫出来!”
请客者蓦然一惊,怕戚梦萧说出些不得体的话来,忙说:“戚老,你今天喝多了,走吧,走吧。”
哪能想到戚梦萧坚持不肯走,非要见王一脉不可。
王一脉见是戚梦萧,忙说:“失敬失敬!”
戚梦萧也不客套,直截了当地说:“虚头话不说了,拿笔墨来!”
笔墨拿上来后,戚梦萧略一凝神,提笔写下了“良厨犹如良医,诚药膳大师也”。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写戚梦萧的权威地位,是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为下文写其受到王一脉的冷遇做铺垫。
B.王一脉的菜馆开张不请戚梦萧其实是一种经营策略,是为了引起媒体的好奇,以达到让媒体为他做义务宣传的目的。
C.小说结尾通过神情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戚梦萧内心的触动,十分生动含蓄地点出了王一脉的精明。
D.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位餐饮界人士之间的矛盾斗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读来耐人寻味。
E.小说在构筑故事情节的同时,融入了很多的餐饮术语,主要是想使读者在阅读中既欣赏故事,又获取知识。
小题2: 小说多次详尽地介绍药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简要概括王一脉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你认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戚梦萧还是王一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药膳论文】



小题1:A(3分)、B(2分)、E(1分),答C、D不给分

小题2:①突出了“药”膳的特点;②如此丰富的药膳,正体现了“王记药膳菜馆”与众不同的特色,③从侧面表现王一脉的药膳水平之高,为结尾戚梦萧对评价他“药膳大师”做铺垫;④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小题3:①有家学渊源,药膳知识十分丰富;②为人精明,善于经营;③厨艺高超,十分自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观点一: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王一脉。理由:①小说的题目是“大师”,在文中指的就是王一脉,名副其实的“药膳大师”;②文章写美食家戚梦萧是为了衬托王一脉,以突出王一脉药膳水平之高;③从情节上来看,小说的主体情节是围绕王一脉展开的;④王一脉经营菜馆不阿谀奉承权威,以自身本事立足,体现了小说的主旨。

观点二: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戚梦萧。理由:①戚梦萧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题目“大师”即指戚梦萧这个真正的“品鉴大师”;②文章写王一脉的药膳水平,是为了衬托戚梦萧,突出戚梦萧的鉴别能力;③戚梦萧虽是餐饮界权威,但秉正判别,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小说的主旨。(观点2分;理由充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药膳论文(三):

请问“斋”“坊”“屋”等我们通常表示店名的英文怎么说?
在考虑把 药膳坊 或斋翻译成英语
药膳应该是 Chinese medicated diet
是用 house garden cafe 还是 bar 还是有更确切的

house 是房子,尤其指家居跟home的不同是后者强调家中的人.是"宅"
garden 花园,田园等 ,意在产出的意味
cafe 侧重于小的餐馆,饮店,品点心啊什么的简单一点的食物
bar 偏休闲聚众之意,吃到是其次关键是聚的氛围
推荐用garden 我曾经见过garden 类似的用法
如果你的坊是一个大的商店啊什么的一部分则推荐你用room

药膳论文(四):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一部韩剧《大长今》,让人们重新领略了中医的无穷魅力:除了针灸术、药膳术在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外,中医美容术也在其中小露峥嵘。
B.这本刊物凝聚着编者的全部心血,我们只需要看看这些标题:《被温暖照亮》《寒冷的味道》《有月亮的晚上》,就能感受到编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真情。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房间的门,“焰火晚会马上开始了,再不走就赶不上了!”
D.中国画几近天成的含蓄与西方某些现代艺术密电码一样概念化的晦涩有别——那不是审美或审丑的感知过程.而是炫耀玄学的思辨过程。

 B

书名号应为引号。

【药膳论文】

药膳论文(五):

梅花鹿一年产几次茸
一头成年的公鹿一年能产几次鹿茸?

一、动物药简介 (一)动物药的起源 (二)动物药的发展 二、鹿茸的来源与传说 三、鹿茸的品种与分类 (一)鹿茸的品种 (二)鹿茸的分类 四、鹿茸的鉴别 (一)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 (三)理化鉴别 (四)鹿茸混淆品的鉴别 五、鹿茸的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二)药理研究 (三)药理作用 (四)毒理作用 六、鹿茸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一)鹿茸的性昧归经 (二)鹿茸的功用主治 C三)鹿茸的配伍应用 (四)鹿茸的临床应用 七、鹿茸的服食方法 (一)鹿茸的服食宜忌 (二)鹿茸的服用季节 (三)鹿茸的家庭食用方法 八、常用鹿茸的古方验方 (一)美颜美容 (二)强身健体 (三)健脑益智 (四)补肾壮阳 (五)延年益寿 (六)常见中成药 (七)其他 九、鹿茸药膳的配方精选 (一)药膳的基本知识 (二)鹿茸的药膳 (三)鹿茸的常用药酒 十、茸鹿的养殖简介 (一)茸鹿的养殖 (二)茸鹿的饲养管理 (三)鹿茸的收集 (四)鹿茸的加工 (五)提高鹿茸产量l2法 十一、鹿茸的选购及贮存方法 (一)鹿茸的选购 (二)鹿茸的贮存 十二、其他鹿产品的药用价值 (一)鹿角 (二)鹿角胶 (三)鹿角霜 (四)鹿鞭 (五)鹿筋 (六)鹿尾 (七)鹿肉 (八)鹿血 (九)鹿胎

【药膳论文】

药膳论文(六):

长孙皇后文言文阅读理解
1俟上怒息 俟的意思
2徐为申理 徐的意思
3慈爱逾于所生 逾的意思
4训诸子 训的意思
5尝白后 尝的意思
6请奏益之 益的意思
7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 翻译
8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 翻译
9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翻译
10用自己的话说说长孙皇后为什么受人尊敬?

1、等到2、慢慢地3、超过4、教导,教诲5、曾经6、增加7、皇后亲自亲自探视抚慰,减少自己的药物饮食费用,资助他们治疗.8、(皇后)教育各位皇子,常常把谦虚节俭放在首要的地位.9、作为太子,(应该)担忧德行不立,声名...【药膳论文】

药膳论文(七):

古代的天文地理是指什么?

目录
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
2.古代数学
成就 算筹 算盘 十进制的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最早运用 九九表 负数的使用 圆周率的计算 二进制思想的开创国
著作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
数学家 刘徽 张衡 祖冲之
3.古代军事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孙膑兵法 尉缭子 吴子
军事发明 古代战车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中国古代火箭 火药 喷火装置 弩的发明和流传
人物 兵圣孙武 民族英雄岳飞 诸葛亮
4.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概况 中医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基础
诊法与疗法 四诊法 针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疗与养生 食疗的含义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药膳 中医养生 养生佳品:茶、药酒
特色发明 针灸铜人 中医针具 舌苔模型 内经图 铁球 五禽戏 太极拳
古代名医 钱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谧 王叔和 滑伯仁 淳于意 李时珍 李东垣 扁鹊 戴思恭 张子和 张仲景 巢元方 孙思邈 孙一奎 华佗 刘完素
5.古代农业
古代水利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灵渠
后套八大渠 邗沟
古代农具 中国水车 骨稆 石铲 铁锄 铁犁
古代农业科技人物 贾思勰 徐光启 宋应星
农业技术成就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杂交水稻
6.古代建筑
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 早在周代就已开始了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之特征
7.中国古代机械
成就 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炉 司母戊方鼎
生产 方板链泵 水力大纺车 皮带传动
交通工具 橹、舵与轮船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独轮车
8.中国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纺织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丝织艺术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古代印染 古代矿物颜料 染织品种 古代丝绸发展 丝绸染整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 天然织物染料
9.中国航海技术
古代造船 古代中国造船回顾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发明 帆 船尾舵 橹 车船 龙骨结构 水密隔舱
航海发明 航海罗盘 牵星术 计程仪 针路 其它航海知识的应用
航海大事记 徐福东渡日本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10.中国造纸印刷
造纸术 原始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技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
人物 蔡伦 毕升 王祯 胡正言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的传播
特色发明 宣纸 笔墨的发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纸币
11.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流派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法家哲学 名家哲学 墨家哲学 阴阳家哲学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哲学著作 《道德经》 《论语》 《易经》
哲学关键词 道 阴阳 八卦 五行 太极 天人合一
12.中国古代工艺
中国瓷器 中国家具 中国青铜 中国陶器 中国雕塑 中国漆器 中国纹饰 文房四宝 景泰蓝 中国木雕 中国剪纸 中国钟鼎 中国风筝 唐三彩 中国灯彩 中国年画 纸扎艺术 云南纸马 秋色艺术 中国扇子 中国玉器 中国贴画 金属工艺 嵌银工艺 石雕艺术 中国竹雕

药膳论文(八):

古代文学关于天文地理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目录
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
2.古代数学
成就 算筹 算盘 十进制的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最早运用 九九表 负数的使用 圆周率的计算 二进制思想的开创国
著作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
数学家 刘徽 张衡 祖冲之
3.古代军事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孙膑兵法 尉缭子 吴子
军事发明 古代战车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中国古代火箭 火药 喷火装置 弩的发明和流传
人物 兵圣孙武 民族英雄岳飞 诸葛亮
4.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概况 中医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基础
诊法与疗法 四诊法 针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疗与养生 食疗的含义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药膳 中医养生 养生佳品:茶、药酒
特色发明 针灸铜人 中医针具 舌苔模型 内经图 铁球 五禽戏 太极拳
古代名医 钱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谧 王叔和 滑伯仁 淳于意 李时珍 李东垣 扁鹊 戴思恭 张子和 张仲景 巢元方 孙思邈 孙一奎 华佗 刘完素
5.古代农业
古代水利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灵渠
后套八大渠 邗沟
古代农具 中国水车 骨稆 石铲 铁锄 铁犁
古代农业科技人物 贾思勰 徐光启 宋应星
农业技术成就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杂交水稻
6.古代建筑
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 早在周代就已开始了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之特征
7.中国古代机械
成就 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炉 司母戊方鼎
生产 方板链泵 水力大纺车 皮带传动
交通工具 橹、舵与轮船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独轮车
8.中国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纺织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丝织艺术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古代印染 古代矿物颜料 染织品种 古代丝绸发展 丝绸染整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 天然织物染料
9.中国航海技术
古代造船 古代中国造船回顾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发明 帆 船尾舵 橹 车船 龙骨结构 水密隔舱
航海发明 航海罗盘 牵星术 计程仪 针路 其它航海知识的应用
航海大事记 徐福东渡日本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10.中国造纸印刷
造纸术 原始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技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
人物 蔡伦 毕升 王祯 胡正言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的传播
特色发明 宣纸 笔墨的发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纸币
11.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流派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法家哲学 名家哲学 墨家哲学 阴阳家哲学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哲学著作 《道德经》 《论语》 《易经》
哲学关键词 道 阴阳 八卦 五行 太极 天人合一
12.中国古代工艺
中国瓷器 中国家具 中国青铜 中国陶器 中国雕塑 中国漆器 中国纹饰 文房四宝 景泰蓝 中国木雕 中国剪纸 中国钟鼎 中国风筝 唐三彩 中国灯彩 中国年画 纸扎艺术 云南纸马 秋色艺术 中国扇子 中国玉器 中国贴画 金属工艺 嵌银工艺 石雕艺术 中国竹雕

药膳论文(九):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有那几种学说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
路新国 (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科学系,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黄帝内经》阐述了饮食营养的重要意义,强调“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及饮食营养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膳食结构上,提出了“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在消化生理上,提出了“脾胃学说”;在食物性能上,提出了“气味学说”;在饮食养生上,提出了“调和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基本法则;在疾病的治疗上,提出了“食疗学说”;在疾病恢复期的饮食营养上,提出了“食复学说”;在养生食疗上,提出了“食忌学说”等.所有这些论述都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内经;营养学;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
中图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22(2001)04-0174-05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确立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对饮食营养意义的论述
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以下《素问》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所谓“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饮食营养之“五味”.其中,“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以下《灵枢》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等,强调了饮食五味、谷气、水谷之精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故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2 对预防思想与饮食营养的论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在预防医学中,饮食营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有关“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3 对膳食结构的论述
《素问•脏器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类食物为主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饮食生活的记载,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1],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近代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六群”或“四群”,用于指导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2],其精神实质也与《黄帝内经》相一致.《黄帝内经》中这种“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增进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即使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它对于预防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模式西化所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4 对消化生理的论述
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认为“胃者,水谷之海也”(《素问•五脏别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玉版》);“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刺法论》);“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藏”(《灵枢•五味》)等,指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气、血等物质,故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并将胃的这种功能概括为“胃气”.由于“胃气”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有鉴于“胃气”之盛衰对人体生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营养学上也就应十分重视保护“胃气”.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素问•厥论》);“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灵枢•本输》)等,进一步阐述了胃的这种消化生理功能,还必须得到脾的运化功能的配合,才能使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以化生气血,并运送到全身,从而供养机体.除此之外,人体的消化生理还关系到大肠和小肠,如“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刺法论》).由于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故脾胃就构成了人体消化生理的核心.任何饮食物的摄取,都取决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包括各种营养补充品等,最终都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输送.由于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这种重要作用,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实际上是从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饮食营养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义,这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并正在影响着近代营养科学的发展.这种饮食营养以脾胃为本的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科学的特点之一.此外,《黄帝内经》还对消化病理进行了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的“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等.
5 对食物性能的论述
在食物性能理论上,《黄帝内经》提出了“气味学说”.如“气味和而服之”,“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黄帝内经》中有关食物性能理论的“气味学说”,主要包括了五味与四气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对食物五味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有着较多的论述.《灵枢•五味》说“谷气有五味”.所谓的“五味”,是指饮食物所具有的“甘、苦、辛、咸、酸、淡”几种不同的味.在这里,包括淡味在内虽然已超出了五种味,但习惯上仍将淡味归属于五味.关于“五味”的作用及阴阳属性,则“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饮食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则“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入”(《灵枢•九针论》);以及“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灵枢•九针论》)等,说明“五味”还与归经学说等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味”与五脏有着不同的亲和力.此外,《黄帝内经》还运用五行学说阐明了五味之间的关系,如“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具体食物的“五味”归属,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论述.如《灵枢•五味》的“五谷:禾亢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味之外,在《黄帝内经》中还提出了“五臭”的概念,即臊、焦、香、腥、腐:“肝,其臭臊.心,其臭焦.脾,其臭香.肺,其臭腥.肾,其臭腐”(《素问•金匮真言论》).关于对食物四气的认识,虽然在《黄帝内经》中直接的论述较少,但从其所论述的治则等方面也可以体现出来.
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其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温热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病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黄帝内经》在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上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来进行分析研究,而将食物的营养物质统称为水谷之“精微”(《灵枢•五味》)、“精气”(《灵枢•平人绝谷》)、“食气”(《素问•经脉别论》)、“谷气”(《灵枢•刺节真邪》)等.对食物“精微”物质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食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来进一步归纳为“气味学说”,从而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科学中独特的“食物性能理论”.也正是传统饮食营养学这种以人为本、从作用认识食物营养的方法,它较之于西方近代营养学从成分认识食物的方法有其特色和优势.西方近代营养学在食物成分的认识上,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对食物成分的认识也就存在其局限性.而中国传统营养学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来观察其功能,也就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
6 对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
有关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总体概括为“食饮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了调理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黄帝内经》中的有关论述,虽大多指的是针法或治法,但从“医食同源”的观念出发,也同样适用于饮食营养学.
6.1 调理阴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由于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饮食营养也必须围绕调理机体的阴阳来进行,以保持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为目标.由此,调理阴阳也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6.2 谨和五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五脏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认为饮食五味虽然可以养生,但是偏嗜五味,导致饮食五味太过又会损伤人体,因此应“谨和五味”,才能享有天赋的寿命.
6.3 因人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寿夭刚柔》);“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灵枢•卫气失常》).《灵枢》更有“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禀赋等的不同,将人分为25种不同的体质特性,此外,尚有《灵枢•通天》的“阴阳五态人”等.由于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的不同,因此在饮食营养上也应“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必“先知二十五人”,“别五态之人”,“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审有余不足,盛者写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因此,根据不同的体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因人制宜”的基本法则.
6.4 因时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灵枢•四时气》说“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又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因此,饮食营养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寒热的不同,制订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这也是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的具体体现.正如《素问》所说“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6.5 因地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又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之大体也”.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各有不同,因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在饮食营养上还应兼顾到地域环境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即因地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
7 对食疗的论述
食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临证学中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之一,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较多的论述,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又如“五宜:脾病者,宜食禾亢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灵枢•五味》)等.不仅如此,《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以药物和食物配伍治疗疾病的内容,已具有了“药膳”的含义,可谓是最早的食疗药膳方.如“半夏秫米汤(粥)”,并详述对用水、用柴、用火等的要求.《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鱼则骨一?茹丸(乌鱼则骨、?茹、雀卵)”治疗女子血枯,并用鲍鱼汁送服等.此外,对于即使是使用药物治疗或针刺治疗的疾病,也需要饮食营养的配合和支持:“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调食和药,治在下愈”(《素问•经脉别论》);“治诸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素问•刺热》)等.酒作为百药之长,以酒疗病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如“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素问•缪刺论》);“且饮美酒,口敢美炙,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灵枢•经筋》).酒还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可配制多种药酒.如《素问•腹中论》以“鸡矢醴”治疗臌胀,《素问•玉版论要》以“醪酒”主治面部色深病重者“百日已”,以及《灵枢•九针论》的“醪药”等.应当强调的是,《黄帝内经》中有关食疗的论述,不仅仅是指疾病与饮食营养的问题,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食疗食物作为药物,它还包括了疾病与临床治疗的内容.因此,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中的“食疗学说”较之于近代营养学中临床营养学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8 对疾病恢复期饮食营养的论述
《黄帝内经》中还论述了有关急性热病恢复期的饮食营养问题,提出了“食复学说”:“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强调在急性热病恢复期不可骤然进食肉类或油腻之品,也不可勉强多食,以免导致疾病的反复.此外,在《素问•腹中论》中,还有“鼓胀……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等论述.
9 对食忌的论述
《黄帝内经》在强调饮食营养之宜,即“食宜”的同时,还从另一个方面论述了饮食之忌,即“食忌”,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中特有的—“食忌学说”.如“五禁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五裁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灵枢•九针论》);此外,《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强调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对饮食五味进行限制.《素问•腹中论》云:“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素问•刺法论》、《素问•脏气法时论》亦有相关论述.“食忌学说”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在对饮食物认识上的两点论,即在强调各种饮食物对人体有益的同时,又看到对人体不利的一面,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这种哲学方法论上的“饮食宜忌观”有别于近代营养学上的“热能观”,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并成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特色之一.《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营养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除上述内容以外,还有饮食卫生、饮食营养与疾病等方面的内容.如“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氵辟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传统饮食营养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从而奠定了传统饮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在世界营养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是对世界营养科学的一大贡献.对其丰富的饮食营养学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并用现代科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和提高,对于继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饮食营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何志谦,顾景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历史渊源和启示[J].营养学报,1998,20(2):130.
[2]岛园顺雄.标准营养学[M].东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1990.7.—87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4期771—路新国:《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 第4期收稿日期:2001-10-08;修稿日期:2001-11-08
—47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2卷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dx/151475.html

上一篇:制作贺卡(共9篇)
下一篇:生日会策划(共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