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热门阅读 > 陈子昂的诗(共10篇)

陈子昂的诗(共10篇)

来源:热门阅读 时间:2018-10-12 点击: 推荐访问:陈子昂感遇诗 陈子昂边塞诗

【www.ahstyy.net--热门阅读】

陈子昂的诗(一):

陈子昂的诗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世界文库》本,曾据明、清各本作过若干校订.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书,补入诗文10余篇,成为较完备的本子,后附今人罗庸《陈子昂年谱》.今人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后附其所编《陈子昂年谱》及“诸家评论”.岑仲勉有《陈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迹》一文(载《辅仁学志》第14卷第一、二合期).
庆云章 感遇诗三十八首 观荆玉篇 鸳鸯篇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赠赵六贞固二首
答韩使同在边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答洛阳主人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送别出塞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登泽州城北楼宴 山水粉图 彩树歌 春台引 寒食集毕录事宅作 登幽州台歌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度荆门望楚 晚次乐乡县
同王员外雨後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东征答朝臣( 一作达 )相送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题李三书斋 崇嗣 送魏大从军 送殷大入蜀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
送客 春夜别友人二首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送梁李二明府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喜遇冀侍御●【左王右圭】崔司议泰之二使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 月夜有怀
夏日游晖上人房 春日登金( 一作九 )华观 群公集毕氏林亭 宴胡楚真禁所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晦日宴高氏林亭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上元夜效小庾体 洛城观●【左酉右甫】应制 奉和皇帝上( 一作丘 )礼抚事述怀应制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白帝城怀古 岘山怀古 宿空●【左舟右令】峡青树村浦 宿襄河驿浦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卧病家园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 同●【上日下文】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古意题徐令壁(一作题著作令壁) 赠别冀侍御崔司议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见岁时杂咏末句缺一字)【陈子昂的诗】

陈子昂的诗(二):

陈子昂 的主要思想 诗歌的主要思想

是陈子昂由故乡东行入京,在襄州乐乡县留宿时所写的一首抒发羁旅之情的五律.顾璘曰:“无句法,无字法,天然之妙”. 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陈子昂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从他的许多政论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例如在《上蜀川安危事》的奏疏中,他曾经对诸羌的进犯感到忧虑,对蜀川人民“失业”、“逃亡”深表同情,对“官人贪暴”、“侵渔”、“剥夺”百姓的罪恶加以愤慨的指责.《资治通鉴》引用他的奏疏、政论有四、五处之多.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陈子昂“非但文士之选”,而且是“大臣”之材,这是完全正确的.他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像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在从征幽州时所写的“朔风吹海树”一篇中,又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表示深刻的同情.   “丁亥岁云暮”一篇更明白地揭发了武后开蜀山取道袭击吐蕃的穷兵黩武的举动.这些内容都初步突破了泛拟古题的边塞诗传统风气.他对武后内政方面的弊端也有所讽刺.在“圣人不利己”一诗里,他指责了武后雕制佛像、建造佛寺,浪费人力物力的佞佛行为.在“贵人难得意”一诗里,他更勇敢地讽刺了武后对待臣下时而信任、时而杀戮的作风.从这些现实性很强的诗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政治抱负和他的诗歌革新主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出来.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诗》里也有一些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发挥佛老玄理的作品,例如“市人矜巧智”、“玄天幽且默”等篇,都有浓厚的佛老消极思想.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 他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卢藏用说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陈子昂的律诗比较少,但是象《度荆门望楚》,也是初唐律诗中的佳作: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诗人用气势流畅的笔调,写出了他初次离蜀途中所见的巴楚壮丽山川.风格和其他诗人是有所不同的.   陈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诗受建安、正始诗人影响较深.唐皎然《诗式》说:“子昂《感遇》,其源出于阮公《咏怀》.”象“兰若生春夏”、“贵人难得意”等比兴托讽的诗篇,以及那些感慨人生祸福无常的诗,的确和阮籍相似.此外如《燕昭王》乃至《登幽州台歌》等,和阮诗“驾言发魏都”、“独坐空堂上”等诗也有意境相通之处.而“丁亥岁云暮”、“本为贵公子”、“朔风吹海树”、“苍苍丁零塞”等边塞诗,则和建安诗中“梗概而多气”的写时事之作比较接近.他的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那些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这又是浪漫主义的不同表现.总的来说,他的诗风格并不完全统一.   当然,陈子昂的诗在艺术上也存在一些缺点.他对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学习得不够.对七言诗这种新形式也不重视,集中竟没有一首七言诗(注:只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有《杨柳枝》七绝一首,真伪难定.).《感遇诗》中甚至还有一些作品受玄言诗影响,读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他的全部诗作绝没有一点齐梁浮艳的气息,这是更难能可贵的. 总之,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陈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文,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所以唐代古文家萧颖士、梁肃、韩愈都对他这方面的努力有较高的评价.

陈子昂的诗(三):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时代背景?

《新唐书‧上官仪列传》中说:「高宗即位,为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显,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所谓「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实际上就是齐梁诗风的馀绪.杨炯在《王勃集序》中,也谈到当时诗坛的风气,他说:「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以金玉龙凤,乱之以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这裏所批评的,就是指沿袭齐梁诗风的「上官体」.这说明高宗龙朔前後的诗坛上,齐梁诗风仍然十分盛行.因此,继续清除浮靡轻豔的齐梁诗风的影响,依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课题.
在诗歌理论上大力扫荡齐梁诗风的影响,态度最激烈、成绩最大的,除了「初唐四杰」之外,还有陈子昂.陈子昂在他那篇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这可以说是一篇批评齐梁绮靡轻豔诗风的檄文.它的意义不只是在於态度鲜明地反对齐梁诗风,更重要的是提出了「风骨」、「兴寄」、「风雅」等对诗歌发展的美学要求,从而解决了矫正齐梁诗风的方法问题,在理论上指明了唐代诗歌的发展方向.

陈子昂的诗(四):

诗歌,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陈子昂的诗】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所吟咏的对象是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 ,但好花还须绿叶扶 .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因此诗人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落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描摹花叶的茂盛的姿态,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以“朱 ”、“紫 ”等鲜明的色彩加以描绘,并由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垂下来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勾勒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描绘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富贵骄傲.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衬托兰若的绰约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凋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 .“迟迟”二字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表现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感遇 》,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遭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如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突出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 ,实则是以其“ 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后半以“白日晚 ”、“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抒发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寓颇深.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与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健康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陈子昂的诗(五):

求陈子昂所有诗作数量,其中古今体诗各多少(五律 五绝 七律 七绝 排律 四古 五古 七古 杂古)

陈子昂流传下来的诗大约有一百多首,由于他对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学习得不够.对七言诗这种新形式也不重视,他的诗集中竟没有一首七言诗(注:只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有《杨柳枝》七绝一首,真伪难定.而且,他很少写律诗,也就是说,陈子昂的诗几乎都是是五古,而没有其他体裁.当然,他最有名的《登幽州台歌》算是杂古,而且这也是他唯惟一的一首杂古.

陈子昂的诗(六):

一、填空.
1、代表陈子昂诗歌创作最杰出成就的诗歌是三十八首( ),《登幽州台歌》即为其中的一首.
2、《登幽州台歌》含有的与本诗主旨表达有关的一个典故是( )
3、与《登幽州台歌》所含孤独之叹有异曲同工的诗句有( )
4、《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 )
5、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他起到了振起一代诗风的作用,所以他被后人誉为( )
6、《登幽州台歌》语言风格是( )
二、简答.
1、为什么说《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内涵丰厚?
2、《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主旨在封建社会有何普遍意义?

感遇
燕昭王礼贤下士
冷月葬花魂
直抒胸臆
诗骨
因为包含了诗人吊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对君主不能礼贤下士提出讽刺

陈子昂的诗(七):

翻译陈子昂的岘山怀古

岘山怀古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
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
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
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
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
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
怀古正踌蹰.
岘山,又名岘首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岘山属襄阳治,名城襄阳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距襄阳县西二十里,为隆中,即卧龙先生草庐对策之地.襄阳故城,即其县治.
陈子昂,登临岘山,不觉发思古之幽情,写下这首怀古诗.
开头二句说“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外城为郭,郭外为郊,郊外为甸,秣马于荒甸,说明岘山在襄阳郊外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荆州,立襄阳郡,自此“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 ”.诗人登临岘山,俯瞰襄阳,不禁想到晋朝的羊祜、三国的诸葛.羊祜喜游山,常登岘山,终日不倦,曾对从行者说过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 !皆湮灭无闻 ,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羊祜为太守,清名远扬,很受百姓的爱戴 ,且有献策平吴之功 ,终身清廉不营私,唯对岘山的青峰白云流连不已.羊祜病笃,荐杜预自代,年五十八卒.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以纪念,望其碑者,无不流涕.杜预死后为碑起名曰“堕泪碑 ”,就是陈子昂诗中所说的“堕泪碣”.
曹操伐刘表时,表已卒,刘备屯兵樊城,闻讯赴襄阳,曹操即派精锐紧紧追击,刘备兵溃于当阳、长坂;诸葛受命于危难之间,东结孙吴,共御曹魏.赤壁之战,奠定鼎足之势,功盖三分,名成八阵,登临岘山,俯见襄樊,岂能不缅怀以南阳布衣而名垂环宇的诸葛武侯呢?
“犹悲”、“尚想”,点明“怀古”,也抒发诗人斯人虽逝,而凭吊弥深的感情.
以下接诸葛功业回顾三国时代 ,古之楚地,魏、蜀、吴,各个分据;汉水入江处在夏口,夏口城为孙权所筑.《尚书禹贡》谓 :“汉水南至大别入江.”大别山,《元和志》谓指汉阳县东北之鲁山,“南枕蜀江,北带汉水”,孙吴据长江天险,因此诗中说:“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遥”既表现楚地辽阔,又表现事已久远,兼指时空.“山川”句,诗人于岘山之上,思绪万千,见汉水曲流岘山之东,而想到滔滔东去的景象.
三、四句诗人怀想羊祜、诸葛,五、六两句则转谈三国事,并非仅就山川而言,其间包涵了“人谋胜天险”的寓意.羊祜献平吴之策,晋灭东吴诸葛用联吴之策,以抗曹魏;刘备因意气用事,败于夷陵;孙皓以残暴多疑,终致亡国.面对四百多年前的历史遗迹,诗人不禁发出慨叹.
岘山之南,有后汉襄阳侯习郁故居.习郁在此引水作养鱼池,筑以高堤,间种楸、竹.秋来,楸丝垂垂 ,修竹亭亭,景致怡人.晋朝时的征南将军山简,都督荆、湘、交、广四州,镇守于襄阳,每过习郁园池,必痛饮至大醉方归.常说:“此我高阳池.”
刘景升治襄阳时 ,筑景升台 ,常登层台之上歌《野鹰来》曲,死后,葬襄阳城东门外二百步.杜甫十三世祖、镇南大将军,杜预,字元凯,曾在襄阳兴水利,百姓称之为“杜父 ”.元凯作两碑,一碑沉万山山下潭水中;另一沉岘山山下水中,碑文述己之功业 .元凯沉碑时说 :“百年之后 ,何知不深谷为陵也 .”陈子在此即借杜元凯沉碑事,并引申其意,即使百年之后,深谷突起为丘陵,亦是徒然.空有丘陵出,多少英雄豪杰、古圣先贤,不是都凋零作古了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沔水经过习郁的邑城,出安昌县东北大父山,西南流,注于白水,南面有汉光武故宅,后汉人苏伯阿曾在此“望气 ”,称白水乡光武宅有郁郁葱葱的兴旺佳气.陈子昂借此慨叹郁郁葱葱之气已经中断消失了 .“苍烟断”、“晚气孤”,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他对时政的忧心焦虑.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诗人来自蜀山之中,所以自称“万里客”,“谁知 ”,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踌蹰”,指惆怅而徘徊.当诗人凭吊遗踪的时候 ,缅怀治世良材,有为的将帅以及像羊祜、诸葛亮那样永远为百姓思念的贤臣良相,更希望这样的贤圣,代代不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古之思,也是诗人对他所处的时代的含蓄抨击,诗中涉及许多典故,无一不是和岘山、襄阳有关的,全诗既是一首高度浓缩,含义深长的山水诗,也是一首沉郁的政治抒情诗.

陈子昂的诗(八):

陈子昂写了首著名的诗是什么,要全啊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chuàng )然而涕下.
读音分段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品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陈子昂的诗(九):

前有先辈,后有来者反向化用了陈子昂的诗句“——,——”
填写以下【陈子昂的诗】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的诗】

陈子昂的诗(十):

陈子昂和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在文学史上,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

n一、唐代诗歌革新的有力宣言
陈子昂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诗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于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不足200字的短序,内容精辟,旗帜鲜明,是扫荡形式主义诗风的檄文,开创唐代新诗歌的宣言.
基本精神大略有二:
1.批判“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
齐梁以来,诗风不振,大都片面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大量的典故,没有充实的社会内容,缺乏刚健的思想感情,徒具华美的形式,因此他对这种“逶迤颓靡”、“风雅不作”的现象极为不满,坚决主张革除这种浮艳轻靡的诗风.
2.提倡恢复“汉魏风骨”、“风雅兴寄”的优良传统.
“风骨” 要求诗有健康思想感情和充实现实内容.“兴寄” 要求诗有鲜明政治倾向,反映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使诗呈现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之声”的风格特征,才会有“正始之音”,也“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质上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初唐诗坛的洪钟巨响
陈子昂诗歌创作是其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存诗120余首,《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是其代表作.
《感遇》非一时一地所作,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或感怀身世,或抒发理想,题材很广泛.如其十九“圣人不利己”揭露武周佞佛,其二十六“荒哉穆天子”谴责享乐腐化,其二十九“丁亥岁云暮”批评黩武战争,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其二感怀身世(269):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托物寓意,以兰若自比,显示高洁情操和美好志向,抒发怀才不遇感慨和理想幻灭忧伤.
《感遇》中也有直接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阐发佛老玄理之诗,表现消极思想.
风格上,《感遇》受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诗影响,又启发张九龄《感遇诗》和李白《古风》,得到后人很高评价,杜甫《陈拾遗故宅》说:“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登幽州台歌》(268)更是一首苍凉悲壮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通过登幽州台抚今追昔感慨,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悲愤,表达对统治阶级不能举贤授能不满.感情强烈,意境壮阔,气象雄浑,语言苍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仁人志士强烈共鸣,“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陈诗不足:质胜于文,理胜于辞,议论较多,语言不够生动,表现形式不够多样等.
喜欢就采纳吧,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rmyd/148819.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