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热门阅读 > 陈郁(共10篇)

陈郁(共10篇)

来源:热门阅读 时间:2018-11-07 点击: 推荐访问:陈郁扉 陈郁故居

【www.ahstyy.net--热门阅读】

陈郁(一):

陈郁的“写形不难,写心惟难”的翻译

就是说:描写或(画)他的外形不难,描写或(画)他的内心困难. 也作:画形容易画神难

陈郁(二):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各位给予翻译?

【分类·归类·类别】
修身养性类,与梅花、写作、明哲保身、不管闲事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出自《苦吟》
【年代·作者】
宋代·陈郁
【全文·原文·全诗】
苦吟(陈郁·宋)
水驿荒寒天正霜,夜深吟苦未成章。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释义·赏析·引用】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陈郁之子陈世崇所著的《随隐漫录》中,陈世崇提到“西山真先生点先君集中警句”时,列举了这首诗。“先君”是指已故的父亲,即陈郁。其中“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后被多家诗话类著作转述。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香祖笔记》:“恶诗相传,流为里谚,此真风雅之厄也。如‘世乱奴欺主,时衰鬼弄人’,唐杜荀鹤诗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罗隐诗也。……‘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南宋陈随隐自述其先人藏一警句,为真西山、刘漫塘所赏击者也。”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世有口头俗句,皆出名士集中:‘世乱奴欺主,时衰鬼弄人’,杜荀鹤诗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罗隐诗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崔戎《酒筹》诗也。‘闭门不管窗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南宋陈随隐自述其先人诗也。……”袁枚转述时将“闭门不管庭前月”错记为“闭门不管窗前月”,对后世影响深远。
另外,钱大昕《恒言录》卷六也收录了这一名句。
下面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
诗的题目是《苦吟》,所以整首诗都是说“苦吟”。
水驿荒寒天正霜,夜深吟苦未成章。——驿站里既荒凉又寒冷正是天上下霜的时节,夜深了苦苦吟诗仍然没有成篇。水驿:是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驿站。吟苦: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成章:积辞成篇,作成诗文。这两句交待了时节是冬天(天正霜),地点是“水驿”,时间是“夜深”,人物状态是“吟苦未成章”。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关上屋门不理会庭院里的月色,把赏花的心情也交给梅花让梅花自己作主吧。分付:交给。主张:主宰,作主。月下赏梅,正可领略那种“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韵,可是由于诗人吟诗未成,所以既无心赏月,也无心赏梅。这两句进一步呼应了“苦吟”的主题。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之所以能成为名句,是因为人们从中发现了另一层意思——用这两句诗形容“关上门不管那些与己无关的闲事,谁的事让他自己作主”正合适。后来好多戏曲小说中都用到了这两句诗,在戏曲中多作为“下场对”,交待一下人物的心态。多数是沿用了袁枚误记的“闭门不管窗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的说法,也有一些另类的版本如“闭门不管窗前月,一任梅花自主张”,“闭门不管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等等。

陈郁(三):

宋朝岳飞《池州翠微亭》好山好水看不足,后一句是?
望指教!

【陈郁】

  池州翠微亭①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②
  好水好山看不足,③
  马蹄催趁月明归.④
  【作者】
  1103-1142,字鹏举,汤阴(今属河南)人.曾为佃农,后投身行伍,刻苦力
  学,英勇善战,曾佐宗泽守汴京,为留守统制.绍兴十年(1140)加少保,在
  河南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秦桧承高宗私意,力主议和.一日之内发金牌十
  二道强令退兵.次年十二月,被以“莫须有”(或许有)的谋反罪杀害.后人
  辑其遗文为《岳忠武王集》,今存.
  【注释】
  ①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唐杜牡《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亭名本此.翠微本指远山轻淡的青色,
  也借以指山. ②特特:马蹄声. ③看(读平声)不足:看不够. ④月明:
  月光.
  【品评】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首先提出了个性与文风一致的命题.他认为:
  “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接着
  还举了一些名家为例,如“贾生(贾谊)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司马相
  如)傲诞, 故理侈而辞溢.”或 “嗣宗(阮籍)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
  (嵇康)俊侠,故兴高而彩烈.”之类.这种意见是有事实依据因而也是可信
  的.但在另一方面,个性与文风之间也有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因为这两者虽然
  都有一定的凝固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大体上相对应,但在特定的情
  况下,也会出现分岐.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云:“余尝慕宋广本(宋璟)之
  为相,贞姿劲直, 刚态毅状, 疑其钻石心肠,不解婉媚吐辞.然睹其文而有
  《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这是常常被人
  提及的一个著名事例.
  兵飞这位爱国英雄并不以文辞见长,在传世的少数作品中,散文如《五岳
  词盟记》、词如《满江红》,风格皆激烈喷薄,忠愤之气,跃然纸上,与其坚
  贞刚毅的个性相与一致.但如这首小诗却显示了戎马生涯中的闲情逸致,对祖
  国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眷恋之情,显示了他个性与文风的另外一面.这位将军
  还有一首《小重山》词云:“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
  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
  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陈郁《藏一话腴》:“武穆(岳飞的冤
  狱在孝宗时平反,复原官,谥武穆王)《贺讲和赦表》云:‘莫守金石之约,
  难充溪壑之求.’故作词云:‘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盖
  指和议之非也.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
  以明其心事.”陈郁的话很有见解,但两首词的风格完全不同.这也可以说明,
  风格的主导面与风格的多样性往往并存.忽视这种情况,将使我们对作家作品
  的理解简单化.

陈郁(四):

第一届政协会议参加的人员有哪些
第一节政治协商会议参加的人员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
  林祖涵、李济深、周新民、陈已生、符定一、王绍鏊、郭冠杰、沙千里、谭平山、许宝驹、秦元邦、雷荣珂、薛愚、杨克煌、陆平、马明方、杨秀峰、许世友、高崇民、刘子久、刘达潮、王逸伦、李葆华、张唯一、聂荣臻、孙志远、杨立三、王建安、钟赤兵、古大存、易礼容、张振铎、张琴秋、吴晗、聂维庆、李范一、俞寰澄、蒉延芳、丁玲、曾昭抡、叶圣陶、陈绍禹、张磐石、褚应璜、天宝、戴子良、赵朴初、陶孟和、张难先、陈荫南、邵力子、陈明仁、邓昊明阿里木江共五十四人召集人谭平山秘书陈昭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
  周恩来、李任仁、章伯钧、罗隆基、胡厥文、李达、许广平、严信民、沈志远、李世璋、司马文森、严希纯、许德珩、谢雪红、王治周、苏资琛、潘复生、周兴、周保中、邵式平、区梦觉、刘春、资耀华、侯方岳、杨成武、罗瑞卿、钱信忠、赖少其、罗荣桓、陈漫远、朱学范、张晔、邓颖超、高棠、谢邦定、李烛尘、吴克坚、周扬、侯德榜、钱俊瑞、邓初民、恽逸群、林仲易、吴鸿宾、费振东、张雪岩、罗常培、张元济、张治中、程潜、阎存林、叶丁易、林鉴生、杨述、韩兆鹗、张苏、陈毅、汪金祥、黄克诚、王雨亭、乌兰夫、刘先磊、周钦岳、朱德、王世泰、刘伯承、谢胜坤、张轸、马白山、李颉伯、李秀真、刘清扬、何其芳、马骏、周苍柏、汤桂芬、胡风、贺诚、俞庆棠、谢觉哉、邵宗汉、潘震亚、刘格平、司徒美堂共五十一人召集人周恩来秘书宦乡
  (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
  董必武、张文、赖亚力、史良、黄炎培、张奚若、吴有训、周建人、王深林、千家驹、王昆仑、李民欣、刘良模、卢于道、李明扬、黄绍hóng@①、傅作义、赛福鼎、戎冠秀共五十二人 召集人董必武 秘书 赖亚力、王韧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起草委员会:
  陆定一、陈劭先、梅龚彬、楚图南、胡愈之、施复亮、郭沫若、洪深、雷洁琼、彭泽民、闵刚侯、陈铭枢、林一元、蒋光鼐、黄鼎臣、吴藻溪、田富达、蒋南翔、成柏仁、赖若愚、夏衍、吕骥、潘梓年、乔冠华、王再天、张晓梅、黄药眠、吕正操、任白戈、蔡树藩、陈士渠、刘白羽、冯乃超、陈少敏、杨耕田、沈兹九、梅益、周寿昌、包达三、冯雪峰、萧三、严济慈、张如心、艾思奇、胡乔木、浦熙修、奎壁、李铁民、邓裕志、陈望道、李明灏、章士钊、邓宝珊 共五十三人召集人郭沫若 秘书刘尊棋、林一元
  (五)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
  李克农、朱蕴山、张东荪、杨卫玉、欧阳予倩、马叔伦、李士豪、宋云彬、郭春涛、陈此生、陈其尤、黎锦熙、李伟光、宋一平、王维舟、蓝公武、管文蔚、李运昌、嵇文甫、李伯球、王悦丰、黄敬、杜国庠、李涛、赵寿山、滕代远、江渭清、苏静、张云逸、陈郁、胡明、陆璀、廖承志、钱三强、李秀贞、简玉阶、沈体兰、徐悲鸿、田汉、郑振铎、沈雁冰、茅以升、晁哲甫、翦伯赞、范文澜、陈克寒、李承干、张冲、陈嘉庚、吴耀宗、梁思成、李书城、江庸、邓兆祥、涂治 共五十五人 召集人马叙伦 秘书 徐寿轩、彭光涵
  (六)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
  彭真、李德全、沈钧儒、章乃器、马寅初、高岗、粟裕、李立三、刘亚雄、冯文彬、梁希、杨静仁、陈其瑗、张伯秋 共十四人 召集人高岗 秘书 费孝通、吴茂荪、姚警尘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立加闳内
  (《人民日报》1 9 4 9 0 9 2 3 第2 版)【陈郁】

陈郁(五):

什么是画理?

画理是中国古代画论的首要部分,也是整个古代画论的纲领.其内容包括:画学和绘画创作泛论、总论、短论及杂论,其中以创作总是的阐述占居了它的重要方面.多数是论述山水画和“文人画”,少数是论述人物画和花鸟画.从论述的范围看,往往涉及画法,甚至还及于画史.它的要籍,有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刘宋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明代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唐志契的《绘事微言》、清代原济的《石涛画语录》和方薰的《山静居画论》,此外,还有西晋王 的《论学画》、北齐颜之推的《论画》、北宋沈括的《图画歌》、明代顾凝远的《画引》、沈颢的《画尘》、清代张庚的《浦山论画》等.在人物画方面,另有宋代苏轼的《传神论》、陈造的《论传神》、陈郁的《论写心》.花鸟走兽方面,则综合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和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等有关论画之中.这些均属“理”的具体落实,必然是“真”.因为物象之“真”即物象之本质,可以体现宇宙之“理”或具体物象之“理”.中国艺术家努力追求的终极目标,即在识物之“理”与夺物之“真”,也即荆浩所说“度物象而取其真”.真实之极,便与造化无二.

陈郁(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

陈郁(七):

两首卜算子咏梅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陆游的诗低沉,以陈郁为主旋律,而毛泽东则表达出了更多的豪气.陆游的诗写出了梅花孤傲的品格,毛泽东则写出了梅花的奉献精神.

陈郁(八):

龚自珍《夜坐》
龚自珍的《夜坐》: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求这首诗的翻译,要连贯的

【陈郁】

  【注释】
  ①青冥——天空. ②“一山”句——写“放眼入青冥”所见情景,隐含一己绝艳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而反遭压抑之意. ③“万籁”句——喻指朝廷一心独裁,死气沉沉.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④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此句谓统治层不识草野之异材. ⑤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见张守节《史记正义》.此句谓人材凋敝,由来已久. ⑥湘累——指屈原.屈原无辜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见扬雄《反离骚》.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⑦姮(héng横)娥——嫦娥本名,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 ⑧“壮岁”句——年已三十才任一史官之职. 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⑨“髫年”句——谓自己很早就陷溺于晋人如嵇康、阮籍等通脱放浪之遗风,以致不为俗世所容,仕途坎坷.髫(tiáo条)年,幼年. ⑩“万一”二句——谓参悟人生妙义之后,境界顿开,柔情豪气两相交融. 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 砉(xū虚,又作huā花)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此处形容禅关开裂之声.
  【讲解】
  以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最为定庵所擅长,亦最能体现其“剑”、“箫”合一的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两篇《夜坐》如此,下面两篇《秋心》亦复如是,将其对读,能对定庵诗歌卓绝处有更深一重体验.
  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孤愤之情、奇崛之意纷至沓来,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前首一开始即点出“伤心”二字,为一组诗之关捩,而“不如放眼入青冥”则将视野放宽至无垠的夜空,藉此来思索宇宙与人生,于是全诗基调顿时超越了一城一地的鸡虫得失,而是展现出广阔深邃的诗意图景与哲理意蕴.“一山”二句为定庵诗中奇语,与其说是遥望黑夜所见,毋宁说仍是展现了心灵化的“夜色”,“山”、“丘陵”、“万籁”、“帝坐”等亦皆是人文化了的意象,其造势之峻峭、思想之锋锐曾为康有为等激赏.五六句以旧典隐微陈郁地表现作者对时政、尤其是人材问题的见解,一“似”字、一“久”字为匠心所在,充满指责愤激之意.“平生不蓄湘累问”一句反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意,既然问天而无效,那便只有月中嫦娥能够听取自己的忧愤了!汹涌的失望孤独之情跃跃然于纸上.
  第二篇首联之“沉沉”二字、“一睨”二字均极精警,活画出定庵“一山突起”的人格风范,可是这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不是因为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至而立之年才参与史席、距离自己的理想长途漫漫么?然则作者理想为何?古之所谓 “三不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类为人艳羡者居然都不在其眼中!他所期冀的原来是一种“回肠荡气”的又与解脱烦恼的禅学相关的“情”和“才”的交融.然而,所谓“逃禅一意皈宗风,惜哉幽情丽想销难空”,诗人对禅宗真的虔信否?这只是无奈之下的遁逃而已!那些难以销除的如玉美人和如虹剑气才是他深心处想往的境界啊!作者豪气横空,可“万一”二字又透出明知难以实现的“伤心”与苍凉.中夜独坐,总不过是以“来何汹涌”开始,以“去尚缠绵”告终的罢!
  尝见张远山(《齐人物论》作者之一)称李白将“愁”写得“欣喜若狂”,以为深得太白诗歌三昧.不妨也如此说,如龚自珍将“伤心”写得如此气象万千者,太白之后,亦不多觏.

陈郁(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陈郁】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结句“一江春水向
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
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
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
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
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
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
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
得以千古传诵了.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
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
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
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
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
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
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
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陈郁(十):

《照丹经》里:曰古,形貌古朴,孔子面如蒙魌!这里的蒙魌是什么?

【蒙魌】蒙倛.《说郛》卷三五引 宋 陈郁 《话腴》:“ 尼父 如蒙魌,阳虎 亦如蒙魌.”
【蒙倛】亦作“ 蒙箕 ”.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荀子·非相》:“ 仲尼 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 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韩侍郎 云:‘四目为方相,两目为倛.’”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咎繇 面如蒙箕.”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rmyd/153362.html

上一篇:江有汜(共10篇)
下一篇:雨烟(共9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