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说说大全 > 个性说说 > 教师健康读本读后感

教师健康读本读后感

来源:个性说说 时间:2018-09-23 点击: 推荐访问: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www.ahstyy.net--个性说说】

  教师健康读本读后感(一)

  应试教育的阴影,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影响了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发展。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责任来自教师。要改变这局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文环境。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的爱好,给学生一种期待的目光。

  研究表明,爱好是人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中事物发生兴趣爱好时,他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探索。我们都知道,科学家法布尔,从小喜欢昆虫,常常迷到了忘我的境界。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好,促使他3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观察,从而写成了一部10卷集的巨着《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给学生一种期待的目光。面对学生众多不足称道的小爱好,老师应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一种进取的力量。

  差异普遍存在。人的知识有多少,能力有大小,学生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以教材和考纲为本,必须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给有差异的学生一份公正,让他获得一种进取的力量。

  今年,我班来了一位在村小读书的同学。每次让他读课文,他总是默默站着。后来,我得知以前老师从不提他读书,而且自己也不愿意读。我琢磨他也许朗读水平差,且心理存在障碍。前几天,我课前悄悄地给她布置了上课朗读任务。课上,他果真读了起来,虽然声音小,但很认真。我知道他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心理不禁暗暗高兴。现在的他读书声音越来越响,而且还带有了一定的感情。

  为此,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他们,要有包容的爱心去激励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转变。

  三、尊重学生的权利,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

  我们的学生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我们教师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的任何权利。刘岩是班级里令人头痛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调皮、不听话。一次,我请附近的同学星期天到班级了布置教室,许多远路的同学纷纷举手,我让他们把手放下,惟独他高举不放。接着他请求道:“老师,给我个机会吧。”我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星期天,他准时到了,整个人影似乎脱胎换骨。星期一,我在班会上表扬了他守时、做事认真负责。

  扪心自问,我们教师常常一副严肃的面孔,有多少次自觉不自觉地拒绝了学生正当的要求?多少次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正当的权利?学生又有多少次失去了发展自己的平等机会?

  四、尊重学生的秘密,给学生一份自理的土壤。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只有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确实遇到知己,才会袒露心迹,真心请教。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作家收到了一位高三女生的来信,说自己深深敬佩并爱恋着她的老师。老师的妻子病逝了,看着老师疲惫的身躯以及敬业的精神,她决定放弃高考,做他的妻子。作家立即回信:我尊重你的想法,并佩服你的勇气和真诚。但生活是一片天空,你是展翅欲飞的小鸟,不要过早躲在安乐窝里,应该张开翅膀,放飞理想,在高考中一搏……几年以后,那位作家又收到了高三女生的来信:我感谢你对我情感秘密的尊重。我看了信后,妥善处理了与老师的关系,刻苦学习,考取了大学……

  为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应当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秘密,给学生一份自我料理的土壤。

  尊重学生个体,营造一个让他们乐于生活其中的温馨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师生关系,切实优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环境,才能唤起学生生命的全部热情,使学生心扉得以敞开,情感得到释放,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教师健康读本读后感(二)

  读过很多文选类的书,蒙学读物《千家诗》、代表中国古典散文最高成就的《古文观止》,还有诸多门类的文选,如学习古代文学的必读必背书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有有心人精心编写的《美国语文》等等。文选是中国人乐此不疲的东西,古往今来的文选浩如烟海,有的淹没在了文海中,而有的则成了经典,《文选》如此,《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如此,因此拿到《教师人文读本》我就以一种审视的眼光来阅读这两本并不太厚的文选。

  其实文选类的书要想成为经典,编者可以说是关键因素,虽然很多时候编者都被人遗忘了。这套《教师人文读本》的编者队伍由教育家组成,都是些响当当的名字:张民生、于漪、商友敬等,是在教育这一领域里做到一定境界的专家,可以说由他们来编写给教师的书,应该说是恰当的。

  看完编者便要看看书的内容了,看文选主要看编者的思路和价值观,思路体现在文选的框架上,价值观自然体现在选文上。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涉及时间、爱、名师、美学、阅读、科学、自然、公民意识等内容,下册也由八个单元构成,分别讨论了思想的诞生、启蒙、民主、权力、传统与现代化,、什么是教育等话题,这些话题很多乍一眼看上去与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仔细思量,细细品味能从中发现它们与教育的深层联系,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间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必须面对的命运,因此树立怎样的时间观成为可以左右我们一生的命题;正如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到的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寻找自己身体的另一半,于是“爱”似乎是人命中注定的能力;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提升一个人幸福感的途径,而美学正是打开小径的钥匙……这些话题既是我们要与学生讨论的,亦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存于世的人要认真思考的。可以说编者的立足点是很高的,同时也是很全面的。最后看看选文吧,既有名家的原典,如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的演讲》、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安居》,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也有专家的专论,如王元化的《论传统与反传统》、冯友兰的《人生的信条》等,还有很多有见识的当代知识的热血言论,如王晓明的《后一种可能》,蔡翔的《底层》、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再次在这里阅读这些振聋发聩的文字,我热血澎湃,不禁开始思考……

  教师应该是知识分子

  在我心目中,知识分子是个很有内涵的词汇,它代表的不是一种身份,亦不是一种地位,而是一种担当。我不知道教师能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但是我觉得教师应该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精英,应该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是觉醒者,是开拓者,是思考者:一如陈寅恪所说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正如《教师人文读本》中王晓波笔下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应是这种精神的象征;一如康德所言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正如《教师人文读本》引导我们去思考的生与死、宇宙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审美……这些问题乍看都是些虚无飘渺的东西,那也是周作人所言的“伟大的捕风”,这些问题既推动我们又困惑我们,使我们始终处于不断思考和追求之中,我们个人的精神才会不断的成长。一个教师,应该同时是知识分子,这样我们才能在繁杂而单调的教学生活中,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的时候,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境况,才能在各种束缚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寻找有限的自由,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去思考,才能释放自己的精彩,才能培养出拥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人,这是我们的使命,也应成为我们的担当,所以教师应该是知识分子。

  诗意的栖居

  海得格尔是一个地道的知识分子,“诗意的栖居”是他在荷尔德林诗歌中发现的珍珠。何谓“诗意的栖居”,为什么我用这五个字来谈读《教师人文读本》的体会呢?

  刚参加工作,之前对教师工作的各种憧憬都被随之而来的各种琐事冲得烟消云散,我开始埋怨,开始消沉,开始随波逐流。好不容易盼来的一个假期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而一本《教师人文读本》则让我开始思考“教师何为”的问题。

  人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这不正是对教师工作的形象描述吗?了解教师工作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用“充满劳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工作,为什么不选择清闲。我们是清醒着?麻木着?亦或放任着?而既然选择了在杏坛栖居,这是我们的阵地,我们的家园,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诗意,在这片家园里寻找幸福,发现幸福,享受幸福。


教师健康读本读后感(三)

  我作为教师工作也快五年了,有时觉得当老师也就这样,当好当差都不容易,渐渐地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来了,学期初发的《现代教师读本》——科学篇刚到手中时看过几篇,觉得里面的人真了不起,知识渊博,人生经历各种各样,我可没法学。随后就丢在一边,回到了我的现实中,继续工作,常常感叹不知又要忙什么了。好不容易到了暑假,可以轻松的放松一下自己,又接到了各种各种的任务——教学培训,学校工作,还要在假期写一篇读后感,那就写吧。把书带回家,翻了几页,可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热闹——股市的火爆,猪肉价格的热度,上海房屋价格的回热,再加上今年暑期连日的高温,使我看到的身边人的热情不断高涨,我也被感染,心静不下来!假期一天天过去,事情也没少干,参加了新高一军训——天天战高温。参加了暑期里的专业培训——天天受到新的教学理论的洗礼。也想起了还有一篇读书小结等着我去完成,可老天给我开了个大玩笑,我在家找了半天,居然没找到。没办法只能问同事再借一本。到手一看,哎啊!借了本人文篇的,那前面看过的几篇岂不是白看了。算了,借都借了,看吧。

  先看序——这是我看书的习惯,我喜欢一下子把主要内容全看明白。“教师应当“老老实实教书,堂堂正正做人”。”这句话我喜欢,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做事,要做就做好,对于教学工作我一直是“老老实实”,做人我也喜欢直,做的事不怕别人说,可以说这几年一直是问心无愧。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接着往下看,“现代人”首先是“站起来的人”,“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就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信条。

  这句话好像做到很难啊!前几年的教学基本上是学,跟着好多优秀教师后面,看着,听着,模仿着。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我一进来就赶上新教材的推行,数学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接受了不少,也尝试过一些,但总觉得教着教着,自己的数学知识好像越来越差。我自己到底要把什么教给学生,我个人比较喜欢数学,觉得学数学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简单,为什么现在的有的孩子却那么讨厌数学?如果说没有数学思维,学不进数学的孩子讨厌,那我还能理解,可现在很多学数学有天分的孩子对数学也是一种很简单的想法,我学数学就是为了高考,如果大学中不需要数学,他们会在高考后把数学都忘了,我们教师辛辛苦苦教三年,能在孩子身上留下些多少呢?……

  外面的天气很热,可我却能静静的看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在字字句句中,我看到了那些知识分子的倔脾气,死不低头,那种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被某些人称之为迂腐、古板——马寅初对待自己的人口论。非常有个性的老头啊。我以前一谈到马寅初,第一反应是指数模型,然而通过这些文章,那些离我很遥远的文人、知识分子,居然一个个重新来到了我的面前,给我讲述他们的各种遭遇,各种经历,各种思想。其实他们都是一些非常有个性的平常人。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句话“人要有点思想”。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是一点想法也没有,他们不知道高中为什么要读书?只知道大家读,我也读,更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我们更多的是对孩子说,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的大学,找个好的工作。这些话对于经历过读书,考大学,找工作的成年人而言,只是个美丽的谎言。如果人没有自己思想,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要有自己的思想,一定需要静心下来好好的思考。现在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使现代人越来越没办法拥有自己的思想,成年人都如此,孩子们没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一点也不就难理解了。前几天,我去上海书城看书,看到最多的是炒股书,休闲类的,各种各类考试用书,我本来想去找找数学趣闻之类的科普书,开阔一下自己眼界,可惜、可叹,可悲!都是一本本习题册,参考书,最后我只能挑了一本有点特色的数学参考书回家。我对数学有点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对那一套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始的。编写者都是那些学科前沿的专家——真正的专家教师。现在的人谁还在编这样优秀的书给现在的孩子们?即使有人编,现在媒体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媒介愿意为我们的孩子宣传介绍这样的书呢?

  静下心来,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特别是有关人文类的书籍更好,看到的好书少只有少,教师已经如此,那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做人呢!做个什么样的人,连教育者自己都没法确定的话,那不如什么都不教。危言耸听一些,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灌输给青少年的。

  合上整本书,“老老实实教书,堂堂正正做人”这句话反复映在我的脑海中,我五年多来,其实根本没有做好这一点,这句话对我个人而言,更应该改成“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教书”,教师要有人格尊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要有人的教养并敬重自己的职业。教师活得像个人,才配谈教育;教师站直了,他才不会去培养奴才,学生才会有学生的“样”。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这句话也是很令人感触的,教师如果不思考的多一点,眼界大一点,怎么会有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如果光谈理想,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所有的教育理想都是空想。

  感谢我能有机会看到这样一本好书,感谢学校布置的这一项任务。也许学理工科的更应该看一些人文类的书籍。这样在踏实工作的时候能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机会,希望能把这套书完整地再看一遍!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ss/145172.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