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说说大全 > 空间说说 > 洪武看牛(共9篇)

洪武看牛(共9篇)

来源:空间说说 时间:2018-09-29 点击: 推荐访问:洪武看牛求婚姻 洪武通宝背牛

【www.ahstyy.net--空间说说】

洪武看牛(一):

求助:历史上唐朝和明朝那个更强盛?
最近和一室友争执唐朝和明朝那个更强盛,产生了分歧!我说不用质疑的是唐朝最强盛,还想再空间或博客中写道:“回到唐朝”,希望中国能达到1200年前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博文,但我那室友却说明朝时期最强盛,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和诸国通商往来,出售瓷器和茶叶等等,让别国认识到大明的强大和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最顶尖的造船术,我想请问下朋友们历史上唐朝和明朝那个更强大,富饶!最好有例证说明,孰是孰非就全靠你们了! O(∩_∩)O谢谢

  从极盛时期的成就和影响力来看毋庸置疑是唐朝吧,那个时候何止是万国来朝,唐朝就是世界的中心,国土面积最大,长安市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各国的使节和留学生络绎不绝,都以能到大唐为荣.但是唐朝的强盛期只是前半叶,自安史乱后一蹶不振.后面的一百四十年局势混乱:藩镇割据使得中央不再对地方有有效地控制,宦官乱政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牛李党争还有外族的欺辱……
  明朝从历史上的记载似乎没有唐朝那么辉煌.第一,并没有有效解决北方的边患问题,和鞑靼瓦剌的军事冲突(规模时大时小)贯穿了明朝近200年.而唐朝通过前期的不断战争成功解决和突厥、吐谷浑等国的矛盾(彻底收拾了).第二,郑和之后采取保守措施,不再对国际事务施加持续的影响力(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奉行互不干涉和修养;后来是为了防止倭患).相对于唐朝和突厥、大食、吐谷浑等国的战争和交流,明朝显得更为保守.
  但是从强大国力的持续时间来看,明朝的持续力更久.从1368年立国到15世纪中前期是国力上升期,洪武、建文、永乐、仁宣之治这一时期国家发展迅速,国泰民安.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中期是国家中兴期(弘治中兴,嘉靖前期的恢复),赋税中折征货币的比例有所增加,反映了古代史上从未有的商品经济大发展(弘治五年税负中可以折征货币了,我在别处读到的).而这种商品经济大发展和赋税制度的一定变化则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发展.最后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又是国力发展期.这一期间贯穿了隆庆新政(开关、封供)、万历前期张居正改革.使得其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富庶的时期.这么看,明朝的繁荣统一期持续至少240年多.
  说哪个时代更富饶,我觉得应该用数据去证明,我也缺少具体的数据.如果要说哪个时代在鼎盛时期的影响力更大那绝对是文治武功那世第一的唐朝.但如果说国家繁荣的持续能力来说,应该是明朝.
  这可以做一博士论文了.

洪武看牛(二):

卜姓的读音

卜(Bǔ)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姒姓,为上古夏禹的儿子夏启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据《风俗通》所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所载,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姓.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待事,都想预知吉凶,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来进行占卜.卜甲多用龟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甲骨.先把甲或骨钻上眼,然后再用火烧,从甲或骨上裂开的纹路来看是吉或是凶.
3、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又据《风俗通》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称为卜氏.故谓“氏于事者”,就是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
4、出自春秋时卜筮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卜筮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5、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
① 北魏代北匈奴复姓须卜氏,为代北复姓,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单姓卜.为匈奴贵族四大姓(呼延、卜、兰、乔)之一.这是卜姓起源的又一支.
② 明时云南缅中军民宣慰使为卜姓,系布朗族.
③ 清满洲八旗姓布尔察、布尼、布尔厄等氏后改为卜姓.
④ 达斡尔族布顿强氏,汉姓为卜.
⑤ 土家索卜氏,汉姓为卜.
⑥ 辽宁省沈阳锡伯族卜占那氏、卜库索里氏等,汉姓均为卜.
⑦ 今土家、回、蒙古、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回族中的卜姓,为改姓.据《泉州涂关外法石沿海有关中外交通史迹的调查》载,元末明初,明太祖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迫害,“蒲姓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姓(音相近似)”.再有《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载,明洪武中入附回回儿只,因出“使倒刺沙、撒马儿罕(今属乌兹别克)功官百户,占籍嘉定.后改姓卜,曾孙卜相、相侄永正、永正子升世代袭职,为嘉定回回世族.”卜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得姓始祖:卜偃.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等事,都想预知吉凶,占卜者遂应运而生,并产生专管此事的官职.卜巫是上古时代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史称夏代开国君主夏启、夏王太康之弟曾任此职,又周文王之子滕叔绣亦任此职,春秋时晋有卜偃、鲁有卜楚丘、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职,其后有以官职为氏者,遂产生卜姓.尤可一提的是晋掌卜大夫卜偃,其卜技高超,百不失一.史书中对其有较详尽的描绘,其除运用卜甲、卜骨占卜外,还可运用沙鹿崩、柩有声如牛等物事变异进行铁口直断,堪称妙绝.因晋地之西河卜姓尊其为卜姓始祖,而西河后昌盛为卜姓郡望,故史书有尊卜偃为卜姓得姓始祖的.

洪武看牛(三):

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最有名的宰相是谁呢?【洪武看牛】

是张居正

洪武看牛(四):

郑和的事迹
帮个忙谢了.,
一件主要事迹 帮个忙 快

  郑和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马三保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岁 明军征云南.马和父亲马哈只去世.马三保被掳入明营,遭宫刑迫害.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岁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选入燕王府服役.1404年(永乐二年 甲申) 33岁 马三保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并擢拔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1409年(永乐七年 己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1413年(永乐十一年 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1421年(永乐十九年 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岁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七下西洋简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洪武看牛(五):

何谓类书?有何特点?我国最早的类书是哪部?

类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就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六朝时期也有很多类书,如北齐后主武平三年敕撰的《修文殿御览》,卷佚很多,为唐、宋类书所取,今已佚.另如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皆是. 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 《艺文类聚》,唐高祖时编,100卷.该书从1400多种古籍中分类摘录,分岁时、政治、产业等48部,事实居前,诗文列后,内容丰富.其中征引的古代典籍,今多散佚,为我们保存了不少珍贵材料. 《文馆词林》,唐高宗时编.1000卷.分类编纂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约有数十卷,其中大部分已重新传入我国.各残卷分别有《佚存丛书》《粤雅堂丛书二编》《古逸丛书》《适园丛书》等刻本. 《北堂书钞》,是唐初的虞世南任隋朝秘书朗时编辑.160卷.该书从当时各类书籍中摘录名言佳句,凡852类,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 宋代类书编纂规模空前,产生了许多大型类书.较为著名的有: 《太平御览》,1000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下诏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初名《太平总类》,太宗令人日进三卷阅览.“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故改题今名.又简称“御览”.是书分55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有些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5474类.《御览》征引古书1690余种.可见其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命令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山堂考索》一名《群书考索》,212卷.南宋章如愚私撰.共分46门,所引经史百家之书,都附有辑书人的断语. 《玉海》,200卷.南宋王应麟私撰.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该书对宋代史事大多采用《实录》和《国史日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卷末还附有《辞学指南》四卷,并有辑者所作《诗考》及《诗地理考》等13种. 明清两代官修和私辑的类书更是汗牛充栋.这里只介绍两部最富代表性的类书──《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永乐大典》,22937卷,11095册,字数三亿七千万左右.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诏令大臣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次年竣工.永乐三年,再令重修,永乐六年修成,命名为《永乐大典》.该书集中图书八千余种,依洪武正韵将有关资料整编.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即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每一单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录有篆隶楷草各种字体,字下将有关人物事件、制度名物、山川河流、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号令文章,随字所含之类收载.《永乐大典》篇幅浩繁,内容十分丰富,保留了不少古籍.可惜正本毁于明末,副本也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洗劫,现仅存七百余卷. 《古今图书集成》.清康熙时陈梦雷等编.康熙四十五年书成,赐名《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时复命蒋廷锡等重新增删润色.原书分六编,三十四志,修订后的该书改为三十二典,6109部仍旧,共一万卷.全书体例以六汇编为总纲(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各编下分典,计三十二典.典下分部,凡六千余.部下又分别列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造句、纪事、杂录、外篇等细目.所引图书资料,一律注明出处.《古今图书集成》卷帙浩翰正如雍正所称赞:“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洪武看牛】

洪武看牛(六):

请问“春雨贵如雨”指的是我国哪个市?所在的什么地区?此情况对我国该地区农业的影响是什么?甚谢!

春雨贵如油
词目:春雨贵如油 
读音:chūn yǔ guì rú yóu
释义:春天的细雨像油一样可贵,形容春雨宝贵难得.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解缙 (xie jin)(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春雨贵如油的原因
◆ 与季节有关
春季紧跟着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如果秋、冬两季的降雨很少,土壤商情本身就不好,往往容易形成冬春连旱.
◆与春季的天气气候特点有关
西北、华北的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有风天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强烈,造成水分散失.另外,春季,我国暖空气势力还不是很强,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多在我国的华南、江南一带与冷空气交锋,为那里带来丰沛的雨水.而随着夏季风的增强,大量的暖湿气流到达华北一带,造成西北、华北的雨季,要到7月份了.
◆ 与越冬作物大量需水有关
春季正是越冬作物如冬小麦从开始返青到乳熟期,需要很多的水.玉米、棉花等,从播种到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因而使春旱更显得突出.
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中国华北地区春旱较为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于10%.如果秋、冬两季的降雨很少,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蒸发强烈,往往易形成秋、冬、春连续干旱.同时,这时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显得突出.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华南、江南地区的气候就不同了,进入春季后天气回暖,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上述地区的降雨增多,常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每年4月前后,华南各地出现前汛期,随后雨带自南向北推进.因此,南方的春雨较多.
第1/1页
目录
春雨贵如油

洪武看牛(七):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翻译

题名: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作者:高启
所属文学时期:明代文学
所属朝代:明代
作品体裁:诗
正文
原文
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①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②.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③.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④.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⑤,武骑千群谁敢渡⑥?
黄旗入洛竟何祥⑦,铁锁横江未为固⑧.
前三国⑨,后六朝⑩,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11),祸乱初平事休息(12).
从今四海永为家(13),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
注释
①诗作于明洪武二年(1369),时作者应诏入京修《元史》.诗首段赞颂南京形胜;中段发怀古幽思,感叹建都于此的六朝之覆亡;末段颂扬明之初兴,讽谕之意,蕴而不露.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据冈阜最高处,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于此.凡讲经,天雨花如雪片,故以名其台.
②“钟山”二句:钟山,一名紫金山,在南京市中山门外.这两句说沿江的山势都是向东的,只有钟山由东向西,好像逆江流而上.破巨浪乘长风,用《南史·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语.
③“秦皇”二句:秦始皇曾用埋金之法镇压此地的王气,但此地仍是佳气葱葱,为龙盘虎踞之地.《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曰金陵.”《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瘗(yì义),掩埋.
④城南台:即雨花台.
⑤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初为楚金陵邑,孙权重筑改名.六朝时负山面江,为攻守必争之地.
⑥“武骑”句:南朝陈末,贺若弼、韩擒虎率领数十万大军准备渡江,佞臣孔范却对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事见《南史·孔范传》.
⑦“黄旗”句:《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云:“初,丹阳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途陷坏,兵士被甲持杖,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祥,吉凶的征兆.
⑧“铁锁”句:《晋书·王浚传》:“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馀,暗置江中,以逆距船.……浚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馀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馀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⑨三国:本指魏、蜀、吴,诗中专指吴.
⑩六朝:本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六个朝代都以金陵为都.诗中专指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与吴对举.
(11)圣人起南国:指朱元璋于江南起事,终成大业.圣人,指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初从郭子兴起兵于濠州,后夺取天下,建立了明朝.
(12)休息:休养生息.
(13)“从今”句: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从今四海为家日”句意.

洪武看牛(八):

科举制下的“三甲”是什么?

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时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1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1300年来共计状元504人(若包括辽朝18人、金朝15人、大西国(张献忠)1人、太平天国14人,共计552人).
另外也指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状元这名称跟榜眼、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的称呼.在官方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之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和“一甲第三名”.
2
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榜眼这名称跟状元、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3
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探花这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4
科举有分几科,类似现在的文理科,而举是汉朝推荐官员的方式,清朝时代当举人了就是科举的正式第一步.科举的名字应该是这么来的.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著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5
科举(605年—1905年)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废除,持续了整整1300年.科举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现代社会选拔公务员的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隋唐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唐代科举考试的实质只是上层社会内部的权力再分配,是上层社会中的庶族从豪族手里分权,远不是真正的“广开才路”,在全会社范围内挑选人才.所谓“为国选才”几乎只是一句空话. 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在社会上层中选拔人才, 中层的都很少,更不用说下层了.
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清开国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进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蒙古族只有一位阿鲁忒·崇绮在同治乙丑(1865年)考中状元.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著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和殿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3人能够三元及第,在唐朝有二人、宋朝有五人,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商辂一人,清代则有两人.
明清的惯例,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进士要经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天杏榜取录的五十二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大怒,亲自查问后,把三名主考处死,在夏天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这种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如甘肃、贵州、云南等)每界科举会试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会士、进士,进入政界的中高层,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与政治安定.

【洪武看牛】

洪武看牛(九):

春雨贵如雨是?什么意思

春雨贵如油,释义:春天的细雨像油一样可贵,形容春雨宝贵难得.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解缙(xie jin)(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ss/146236.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