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语录大全 > 情感语录 > 话题库(共10篇)

话题库(共10篇)

来源:情感语录 时间:2018-10-29 点击: 推荐访问:情感话题库 主播话题库

【www.ahstyy.net--情感语录】

话题库(一):

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 大山孕育了清泉,泉水叮咚潺源,这是清泉与山林一起分享奔腾的快乐;泥土孕育了花朵,花朵以绚烂的笑靥展现,这是花朵在泥土一起分享盛开的美丽,安慰受伤的支人是将力量与他人分享,搀扶跌倒的路人是将爱心与他分享,把微笑献给擦肩而过的旅人是将善意的阳光与他们一起分享.五彩缤纷的世界和绚丽多资的生活,让心怀纯真,向往美好的人得以感受无尽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分享便由此而生.
  分享是勇于付出的,分享是甘于奉献.以信任为根,理解为叶,真诚为茎,宽容为花,到头来才能给出快乐的果实.
  分享用心倾听,分享是用力相握,将痛苦化风,嫉妒化雨,狭隘化水,自私化云,到头来才能换回心灵的晴空.
  真正的分享,是一种滤尽一切利欲渣滓的透明情怀,如果你出于一种功利性的目的,那么这种分享便是一种赤裸裸的交换,就失去了分享的高贵内涵和完美体验,你不能企求分享是一种等价交换,只有这样你才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意外的惊喜.心胸狭隘,冷漠,贪婪无关.
  真正的分享,是一种对情谊的珍重和心灵的豁达.苹果和梨子之间的交换,是一种互通有关的分享;痛苦与快乐之间的交流,是一种猩猩相惜的分享.有了分享,才有了爱心的传递和永恒;有了分享,才有了力量的绵延和蓬勃.分享快乐,快乐变成了双伤;分担痛苦,痛苦却裂变成多伤.这就是分享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分享的高贵这处!
  真正的分享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里积极纽带.没有这条纽带,人与人之间将会是一种冷漠的关系,当然也就谈不上真诚的合作与帮助了.懂得分享的人,也便能悟到快乐的真谛品味出人生的美丽;自私自利的人,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吝啬,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吝啬.
  甘于分享是豁达,懂得珍惜是智慧,学会分享则是人格魅力的充分展现,所以,拒绝冷漠,抛弃虚伪,原理邪恶,分享才会成为成为一块成色极好的宝石,为你着色出缤纷生活的绚丽,一个善于分享的人自然是胸藏锦绣,感觉里天地就更开阔明朗更亮的空灵.
  分享是心灵之光,使人格高尚;分享是品德之美,让灵魂闪光.因为分享.人们发现了美,谨慎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们,启迪了心灵.这是自然真谛与人生智慧相辅而行的绝妙境界,唯善于分享者才会有幸览胜其中. 2. 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份默契与和谐是上天铸造的,所以,知音与你分享的不只是感觉,还有向往.钟子期既死,伯牙亦无心苟活于世.于是摔琴自弃.分享,却也如此凄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清辉遍洒胸臆,量这些大小杯儿怎能盛得起?是离愁,还是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思岂是一个人的事,在千里之外,有人与你共同分享相思的苦酒.苦后便是甜,分享后便是快乐.寂寞的酝酿,思念的醇香.东坡的思念,系在千里之外的孤坟,而孤坟内的思念,却充盈在世间.别担心一人承受,随时都有人与你分享……
后才知道珍惜,拥有时却毫不在意.于是李煜叹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故国重游,无限江山.当李煜独自凭栏,独自感伤的时候,需要有人来分享他的悲凉.那会是谁呢?他的国家在风中沉睡,他要向风儿寄托他的哀思,向雨儿倾诉他的悲苦.淅淅沥沥的一场春雨,帮他分享了一切痛苦.春雨纷纷,笼走一切哀伤.原来有时分享的不只有快乐,还有苦痛.
执着追求需要不懈的努力,而阿炳却在独自守着那份感觉.那同样是在追求,对音乐以美的无限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分享他的快乐,那就是对“春江花月夜”的赞赏.二胡用它的颤悠悠的音拨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轻轻一捻,便生出无限情愫.那对美的欣赏,如果美单单只存在于世,而无人欣赏无人分享,那将会如枯萎的花,一瓣一瓣凋谢,落了一地的哀伤.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对生活的信仰.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乐,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鼓起勇气,让我分享你的生命! 3. 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快乐与痛苦,没有谁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也没有谁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它的的确确存在于你的生命之中.快乐与痛苦都是需要与人分享的,如果没有人与你分享有再多的快乐又能怎么样呢?当快乐逝去以后剩下的不就只是孤独无助的自己吗?   人,是需要交流的.我们都害怕着孤独,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对孤独又十分的敏感.可是又有谁真正愿意孤独呢?还不都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莫大的痛楚,因而感叹人生的艰辛,世界的不公.憎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的虚伪.可越是如此,就越发地感到孤独寂寞,不是吗?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需要有人分享的.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你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将是一种残忍的惩罚.倘若,将一份幸福与你身边的人分享,它就会变成许多份幸福,有了那么多的幸福围绕在你的身旁你还会觉得孤独吗?
  分享,是一朵七里香的花,你一瓣,我一瓣;分享是万里广的水,你一滴我一滴;分享是千里之外的太阳,你有一份温暖,我有一份温暖……
  分享“中国的威尼斯”苏州;分享明媚的“日光城”拉萨……分享那“五岳”之巅;分享那“四书”、“五经”、“四史”、“四库”的文学历史;分享人生五味的“酸、甜、苦、辣、咸”……
  分享“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眼帘”的“陋室”环境;分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分享“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悲景;分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对生活的信仰.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情,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沉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苦楚.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心,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活的分享,苦楚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活,让苦楚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太阳的绯红照耀在我们身上,暖暖的,正如分享一样,暖暖的.
  请试着打开你的那扇门吧,你会感到世界竟是如此之美.

话题库(二):

话题作文人与文化

在一些古老的城市如北京,一些地名非常具有文化、人文底蕴,经常伴随者一些典故,汪曾祺在他的《胡同文化》一文中写道:“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9]返观现在的地名,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楼盘的名字所取代,而且有越演越烈的的趋势.很难想象,若干年后当这些胡同名全部变成了XX花园、XX小区的时候,城市的传统魅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有人说城市是“石屎森林”,那是人们对大城市中林立的摩天大楼绝妙的比喻,从来没有人这样说中国古老的城市. 无处安放的胡同文化 谁懂北京的胡同?在现代的高楼面前,一条条胡同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它们却是一个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800年古都的细胞,是一个从历史深处一直活到现在的都城的印迹.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个它自己的文化,每一条街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当一个又一个细胞破灭,一条又一条胡同消失,便是800年古都的死亡. 孟端胡同在元代已经有了,孟端这个名字在明朝的北京地图上就已经标识了.在这个区域里消失的不仅仅是一条孟端胡同,还有大盆胡同、小盆胡同、武定胡同等几十条胡同,是整个坊区的消失. “我喜欢四合院的感觉,乡下可以住院子,你看我特意保留了屋子的高台阶,这和孟端胡同我家的高台阶一样.门口常常也有叫卖声,让人感觉好像是孟端胡同里的叫卖一样.” 在他们记忆里最鲜活的是在胡同里叫卖的带着露水的红草莓,相邻的护城河里游动的小虾,锦什坊街上的热闹. 除了记忆还是记忆,孟端胡同里所承载的几百年历史无处安放.孟端胡同的西头是一座王府,也就是孟端45号三组大院,另一头是热闹的锦什坊街,再往前是齐白石故居,故居往北又是一座王府———顺承王府.“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还记着孟端胡同的样儿,等我们老了走了,孟端胡同就真的死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那隔扇门外,农舍里还挂着两幅放大的照片,一张是一位外国画家坐在孟端胡同里画画,另一张是男主人的照片,两张照片的背景都是相同的———幽静的胡同,古色古香的门楼.“那就是我的家,孟端胡同39号,这就是我们能保留下的东西.”主人指着照片说. 胡同里繁衍出来的文化因为胡同的消失而无处安放四处流浪.孟端胡同39号门前有一对石门墩,主人想给它们找一个地方,“一个想了随时可以去看、一个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存放的地方”,最后找到的这个地方是北京真觉寺内的石刻艺术博物馆.他们把它捐给了博物馆. 但这样的家并不好找.2004年12月24日记者敲开了保留下来的齐白石故居的门,发现保留下来的也有自己的尴尬. 周围的胡同全没有了,齐白石故居就裸露在车水马龙的马路边上,显得非常突兀. 故居所在的跨车胡同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齐白石故居一个孤独的门牌号———“跨车胡同15号”. “当年这里是文人墨客社会名流齐聚的地方,我爷爷就站在这大门口迎来送往.你现在坐的凳子,就是周恩来总理坐过的.”齐白石的孙女、画家齐自来说,“我们现在变成了孤岛,高楼把我们围成了井底之蛙.” 齐家后人还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2次修缮故居,而现在他们从有关部门得知,如今的政策是“谁居住谁修缮”. 每当从世界各地来的客人要求参观故居时,他们都是拒绝,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将这座破败的故居让人们参观,无法展示曾经在这所院子里发生的历史,更无法将这个每一片瓦都充满了文化底蕴的屋子发扬光大,只能看着它慢慢朽坏下去. 与齐白石故居相依相存的胡同消失了,和齐家交往的邻居们散了,这所故居的人文地理生态就没了. 希望胡同不仅仅停泊在梦里.
满意请采纳

话题库(三):

关于友情的文章大致框架,要小标题的~
要一篇以友情为话题的文章,能用小标题,然后每个标题下有一个素材(事例).我以前写那些事例都是用一些名人事迹或者从素材库里找的别人的事迹来论述,然后自己加一些议论抒情.现在的问题是要把自己的事例给加进去,请问该怎么办呢?比如三个小标题,可不可以用两个别人的事迹,然后一个自己的事迹?自己的事迹加在哪里写比较合适呢?我在想这样写会不会破坏整篇文章文风啊?
说个大致框架就行,【话题库】

友情
一.朋友之间亲密无间
1.管仲与鲍叔牙
2.伯牙与钟子期
举自己的例子时,可以说说你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你们是如何认识的,如何一起互相帮助的
二.朋友之间发生误会但又和好的
1.廉颇和蔺相如
举自己的例子时,可以说说你和朋友出现问题又和好如初的例子,应该不难吧
三.受朋友的影响成大器的
这个你上网找下,应该有很多的
结合你自己,比如谁改变了你的坏习惯,让你终生受益
这是我给你的三点,你再自己糅合一下,加油!
1.廉颇和蔺相如

话题库(四):

以“寒冷”为话题,围绕一件温暖的事写短文.
300字以下

  时间悄悄的流逝,一转眼已经到了12月了.深圳的冬天也悄悄的到来了,人们不得不穿上放在箱子底下睡眠已久的厚厚的外套.可是,在这样的冬天里,我即使不穿上那些外套,也依然感觉是那么暖和.
  一大早,我被闹钟早早的叫醒.掀开被子,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寒冷,便急忙忙穿好一件毛衣和一条裤子.虽然还是有点冷,但是我并不觉得需再要加一些衣服.我飞快的洗脸刷牙完毕,又躺到床上想再享受一小会儿.这时候,爸爸已经穿好了厚厚的衣服,走到我床前和蔼地说:“不早啦,还像个小宝宝一样赖在床上.”我一听,跳了起来:“谁是小宝宝?”“你看,我的衣服都穿好了.”我指着我的衣服.“这怎么可以呢,穿这么少的衣服,”爸爸笑着摸了摸我穿在身上的单薄的衣服,然后,他在我的衣柜里拿出一件外套和一条线裤,“你应该多穿一些,小孩子抵抗力差.”“对了,”他接着说,“从今天起,都由妈妈骑自行车载你去学校,你要配合她哟.”
  我点点头,心里十分温暖,爸爸那么关心我,就算不穿外套都不怎么冷.
  妈妈和我一起来到自行车库,她把自行车推了出来.“你什么时候才可以骑着车上路啊,”她把包放进了车笼里,“上来吧.”我坐了上去,妈妈就载着我上路了,我心里很清楚,我已经能骑了,只是不能上下自如,有时候会撞上别人,妈妈肯定是觉得我技术太差,怕我受伤,不放心,才不让我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一路上,一连好几个上坡,妈妈喘着粗气,艰难地骑上了坡,又十分谨慎地骑下了坡.到了学校,我看到她的额头、脸上都有许多汗珠.
  望着她的背影,我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股暖流,妈妈多好,她为了我,每天都这么辛苦的接送我,可是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我知道妈妈是那么的爱我!
  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因为有父母的爱,我的心非常的温暖.

话题库(五):

康德为什么是哥白尼的革命?

当在18世纪末从事写作的时候,康德是会熟悉蒙塔克勒、巴伊和其他人阐述的这样一个思想的:哥白尼引发了天文学中的一场革命.而且,到那个时候,人们已相当普遍地用“革命”这个术语去概指科学、审美以及整个思想领域的激进变革.那时,“革命”还很渺茫.因此,考虑到康德在哲学史中的突出地位,他关于革命、科学中的革命的看法,对于我们研究18世纪的这些概念是特别重要的.但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康德把他自己在哲学中的创新归之为一场哥白尼革命,所以这些看法甚至是更引人兴趣的.
康德哥白尼革命的神话
迪埃克斯特休斯在其权威著作《世界图像的机械化》(1961,299)中断言,“自康德以来,‘哥白尼革命’这个概念一直是对某种见解或看法的根本改变的一个确定的表达,而且在科学史中,1543年被看作是中世纪与近代之间分界的实际日期”.大量论述康德思想和哲学史的著作都认为,康德把他本人在哲学方面的成就与一场哥白尼革命相比较.几年前,开放大学(这是英国电视台在群众教育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大胆尝试.它给予那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到某所学院或大学学习的人相当于学士的学位)节目“第二水平线”开设了“革命的时代”这一课程.其中两个主要的单元就被叫做“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一个单元的副标题是“思辨哲学”,另一个单元的副标题是“道德哲学”.在第一个单元中,作者(维西,1972,10)提到“思辨哲学中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但他从未明确把这个概念看成是康德本人的创造.在第二个单元(汉夫林1972,23-25)中,作者毫不含糊地说,“康德本人并未明确把他在道德哲学方面的努力与‘哥白尼革命’相比较,正如他并没有把自己在思辨哲学方面的成就与此相比一样.但是,我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公正地说(人们也经常这样说),这个比较既适用于前者,同样也适用于后者.”
既不熟悉有关康德的文献,也不通晓哲学史的读者不可能知道对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确信是如何近于普遍(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著作家中间).下面是我们随便选择的几个例子: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谈到在我们的思想方式中所计划的“哥白尼革命”.(伯德1973,190-191)
康德把他自己的哲学革命与哥白尼发动的革命相比较.(佩顿1936,1:75)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当康德声称引发了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发动的革命那样的哲学中的革命时他的含义了.(布罗德1978,12)
康德将这种设想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的新的方法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引起的革命相比较.(林赛1934,50)
他坚持认为,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不损害经验世界的经验现实,就像日心说也不改变或否认经验世界的现象一样.(科普尔斯顿1960,6:242)
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他把自己与哥白尼相比,并且说他已在哲学中引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罗素1945,707)
康德说他自己已经引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罗素1948,9)
康德进行比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们在两个假说中发现了一场革命或对一个很久以前无人表示异议的基本假设的彻底修正.在一种情况下,假想的是观察者的静止性,另一种情况是观察者的被动性.(韦尔顿1945,77)
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康德本人标志着他自己认为是作为一场哥白尼革命而引起的革命.但是,除了他认为它是一场革命外,在其中没有什么哥白尼的东西……因为他的革命,就它是一场革命来说,严格地讲正是反哥白尼的革命.(亚历山大1909,49)
…康德本人自豪地称呼他的一个思想为“哥白尼革命”.(波普尔1962,180)
康德相信,他对理性的批判引起了哲学中一场事实上的“哥白尼革命”.(艾肯1957,31)
众所周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特别提到了“哥白尼革命’,从而对问题作了简洁的陈述.(卢卡奇1923,11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7)第二版序言中将称他的哥白尼革命的东西……(谢瓦利埃1961,3:589)
我把康德的学说看作是哥白尼革命的一个伟大的、个人的哲学成就.关于这一点,康德本人曾几次提到.(奥伊泽尔曼1972,121)
关于康德所谓的“哥白尼革命”的根本思想.(德勒兹1971,22-23)
康德对自己完成了一场真正的哲学革命而高兴……——这场革命可以与哥白尼在宇宙论和数学秩序中的革命相比.(德沃,1955,434)
康德在思想史中的革命行动,他的“哥白尼革命”.(维尔莱明1955,358)
我们所作的这一系列引证使人们对哲学家的中间一个相当普遍的看法更确信无疑了:(a)曾经有过一场哥白尼革命,而且(b)康德认为他自己在哲学中的根本创新,是那场革命之后的另一场哥白尼革命,或者说像一场哥白尼革命.如果抽出半小时的时间随便翻阅一下图书馆的书架,就可以发现至少几十个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都出自著名学者之口,并且发表在由我们第一流的学术和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之中.此外,《百科详编》(它是新版,也就是所谓第15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一部分,被形容为“详解”;1973,10:392)的权威说法是:
康德骄傲地宣称他在哲学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正像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由于把恒星的运动部分地归之于观察者的运动从而解释了恒星的表面上的运动一样,康德则通过揭示客体与心灵相符合——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而证明了心灵的先天原则如何适用客体.
许多论述康德或哲学的著作都包含有关于“哥白尼革命”(弗拉肖斯1962,98ff;杜威,1929,287),“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波普尔1962,180)的章节.杜威在1929年主持吉福德讲座期间,在谈到“寻求确定性”时大胆地断言:“康德声称从有知识的主体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从而在哲学中引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演变[原文如此,应为革命revolution]”.杜威最后相当不谦虚地把他本人对哲学的贡献评价为与康德引起的革命同样重要的另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卡尔·波普尔在1954年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后来又在他的《猜想与反驳》重新发表(1962,175ff.)〕中,有一部分专门谈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波普尔在此引证了康德的一句话:“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获得它的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对此,波普尔评论说:“这个公式概括了康德本人自豪地称呼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一个思想”(p.180).一本专门论述《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革命》的著作(维尔莱明,1954)也已出版.在1970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康德大会的已经出版的文献汇编中,至少有三篇论文谈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贝克,1972,121,147,239),而且有一篇论文的标题就是“休谟和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234ff.).
在我们谈了这么多之后,如果再说康德并没有把他自己的贡献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较,无论对于读者来说,还是对于我本人来说,看来肯定是令人惊讶的.而且我肯定读者会充分理解为什么在最后编写这一章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发现有必要回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它最初出版时的德文本以及现在流行的三个英译本L.J.M.D.米克尔约翰,1855;马克斯·缀勒,1881;诺爱·肯普·史密斯,1929,以及许多重印本)以使我保持确信,在至少三种语言中的如此之多的著名权威可能使这样一个如此明显的错误继续存在下去.在1929年吉福德讲座的听众中,是否可能没有一个人知道康德的原文,所以可能引起了杜威对他的错误的注意?在第三次国际康德大会上,就没有一个康德学派的学者曾经用德文或英文阅读康德的著作,并记得他实际上说的什么吗?在1974年以“科学与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的哥白尼学术报告会上宣读的一篇论文(斯特奈克,1975)对杜威和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作了比较(C.科恩,1975).有一篇学术评论对这篇论文进行了讨论(克罗普赛,1975).这篇评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卡尔·〕科恩教授…把杜威的哲学说成是一场真正的哥白尼革命的产物”(105),但是评论者没有纠正对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提法;而且,显然也没有任何一位读者这样做.
那些论述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而且实际公康德的所谓类比提供了根据的作者让读者参看《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1787;初版于1781年).我们一会儿将看到,这篇新的序言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对科学(数学和实验物理学)中的革命以及知识发展中的革命进行了讨论.关于哥白尼康德实际上是这样说的(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926年版,第20页,即Bxvi页):
于是吾人之进行正与哥白尼之按其基本假设而进行相同.以“一切天体围绕观察者旋转”之假定,不能说明天体之运动,哥白尼乃更假定观察者旋转,星球静止不动,以试验其是否较易成功(《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2-13页).
这里,人们不必是一位德国学者,甚至也无需对德国语言十分熟悉,就可以看到,在我们所引的这段话中,康德所说的是就哥白尼的“基本意图”或“基本思想”而言,而不是“就一场革命而言”.在今天人们公认可靠和权威的译本中,诺曼·肯普·史密斯将康德所说的“哥白尼的最初设想”改为“哥白尼的基本假设”.这也许可以提供对康德的意图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它事实上完全背离了康德本人简单的和明确的表述.因此,肯普·史密斯也给原来德文中的短语加了一个脚注.他的译文是:
因此我们恰恰应当依据哥白尼的基本假设[mit den ersten Gedanken des Kopernikus」的思路而进行.由于依据“一切天体都围绕观察者旋转”这个假定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天体的运动,因此他作了这样一个尝试:假若让观察者旋转,而星球静止不动,那么是否更能取得成功.
但是,在肯普·史密斯的那本注释(1923)中,读者没有得到任何暗示,康德写的是“mit den ersten Gedanken des Kopernikus而不是“mit der ersten HyPothese des Kopernilkus”.
康德的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他的意图.在哥白尼之前的天文学中,人们假定,行星表面运动的所有复杂性都是现实的.但是,在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中,人们看到,这里所说的复杂性有一部分是由于观察者在一个运动着的地球上的位置而产生的.比较早的形而上学也作了类似的假定:事物的所有外部表征(现象)都具有超出认知心灵之外的一种现实性,正如行星运动的复杂性在哥白尼之前的天文学家看来也具有现实性一样.然而,康德的新观点设想:我们知识的对象不是“自在之物”(thingr in them-selves),而是我们的心灵与我们感觉的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康德对‘物自体”(things as they are in themselves)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things as they
appear to us)作了重要区分(肯普·史密斯,1968,38).
康德的做法可能类似于哥白尼革命的传统观点,因为在天文学和数学中我们可以看出“长久以来未遭非议的一场革命,或对一个基本设想的彻底修正”(韦尔顿1945,77).也就是说,“在一种情况下,人们假定的是观察者的静止性,在另一种情况下设想的是观察者的被动性”.许多哲学家指出,康德的所谓革命不是真正哥白尼式的革命.正如贝特兰·罗素(1948,9)所说,“康德说他完成了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如果他说完成了一个‘托勒密式的反革命’,可能会更准确些,因为他把人重又放回到哥白尼从此推翻人的权威地位的中心”.
无论康德的实际意图如何,他显然而且肯定不是说他完成了(或将完成)形而上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上面我们所引证的那一整段话(B xvi)不包含任何这样的说法,而且它既没有提到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没有提到在形而上学中的任何革命(无论是实际上的或是即将来临的).但是,虽然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任何版本中没有一个地方提到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却存在形而上学中发生一场革命的迹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德没有提及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因为在第二版序言中,他充分展开了科学中革命的概念以及知识革命的概念.然而,在陈述康德的革命观之前,有必要提一下康德提及哥白尼的其他两个地方——它们都出现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的一个注释中.在这个注释中,康德(1929,25=B xxii)解释了“天体运动的根本规律”——大概是开普勒的法则——如何“给予哥白尼最初仅假定为一种假说的东西以已证实的确实性,且在同时又产生出联结宇宙的无形力量(牛顿的引力)的证明.”康德又说,假若“哥白尼不敢于在观察者中而不在天体中探求所观察到的运动”,那么牛顿的万有引力“将永远木会被发现”.在这些句子之中我不能发现康德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即他相信曾经发生了一场哥白尼革命;它们甚至可能暗示了这样一个意思:只是到开普勒和牛顿的时代方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些句子确实表明了康德本人所认为的“与[哥白尼的」这个假说相似的观点的转变”的作用.就[哥白尼的」这个假设而言,康德“在这个序言中只是作为一个假设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进行这样一个转变(它总是假设的)的这些最初的尝试的特点的注意”.但是——康德又断言——这个假设将“在《批判》本身之中,从我们关于时空之表象的性质以及悟性的基本概念而证明其为必然的,而非假设的”.
在康德的论述中,哥白尼的名字只是在康德提到“最初的思想”时以及在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段落中出现的.在康德的其他著作中,也曾提到哥白尼,但是都与革命的观念无关.简而言之,一场自称的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与历世纪末所谓的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一样,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性.尽管在著名的杂志上至少有三篇学术文章试图告诉广大的哲学家们康德并没有把他的贡献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克罗斯,1937;汉森,1959;恩格尔,1963),但是,著名的哲学家们在自己的书和文章中仍然给予“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以一个显著的位置.
康德对于科学中革命的看法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对科学中的革命的讨论是值得注意的.18世纪的许多学者认为,革命,以及在科学中产生某种全新东西或直到那个时候才存在的某种东西的突然的、引人注目的飞跃,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康德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所谈到的第一场革命是找们知识的激动人心的变化.这场革命所包含的“革命”一词的新的含义逐渐为人们普遍使用.就他使用“革命”这个术语而言,严格地说,康德是一个新思想家(现代人)而不是一个传统拥护者;他所说的“革命”不是指某个循环的变革或某个盛衰,或回到从前的某个更理想的状态,而是与过去进行完全而彻底决裂的一个根本的、前进的步骤.
在康德看来,第一个革命发生在数学之中并且在于把一种陆地测量的经验知识转变成一个演绎体系.“真实的方法”如同“在论证等边三角形性质的第一人(不问其人为泰勒斯或其他某人)的心中显现的”“新的光明”而被发现.关于这件事,康德说(1929,p.19=B xi-xii):
他所创建的真实的方法,并不在检验他在图形中或在图形之赤裸裸的概念中所见及的事物,以及由此以理解图形之性质,而在发现所必然包含于“他自身先天地构成的概念”中的事物,由他所呈现此先天的事物于他自身的构成方法,以把它表现于图形之中.假若他以先天的确实性而认识任何事物,那么,除去必然由他自身依据他的概念所加入于图形中的东西之外,绝不附加任何事物.
康德在这里把“科学的荡荡大道”与“盲索”作了对比.这个对比或差异并不总是容易理解和把握的.但是,从根本上康德似乎要说,在逻辑中,理性仅论究其自身,但在科学的几何学中,理性则被用于它自身之外的某些事物——如几何图形——尤其是等边三角形.思想中的革命(Revolution der Denkart)在于认识到,“无论是经验的观察,还是对概念的分析都无助于我们证明任何数学的真理”(佩顿,1937,366).仅用眼睛观察,或者依靠检查以确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不够的,考察关于这样一种三角形的概念也是不够的.相反,“我们必须运用……康德所说的概念的‘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天地展示与我们的概念相一致的直觉.”因此,“康德认为最早的数学家的发现似乎是”(同上):
必须依据他本人思索的并先天地展示出来的合乎概念的东西构造图形;而且,为掌握一定的先天的知识,除去必然由他自身依据他的概念所加入于图形中的东西外,绝不附加任何事物.
康德认为(1929,19=B xi),几何学的这个根本的转变“必定是由于某一个人的高明思想所引起的革命”.因而,这个人指出了“这门科学必须进入的途径,遵由这个途径,方可能得到所有一切时代及其无限扩展中的确实的进步.”
康德坚持认为,“这场思想革命「Revolution der Denkart」远比发现绕行著名的好望角的航线要重要得多”.然后他又提到“这场革命的纪念”.所以,在一页之上几行文字之中对革命有三种不同的提法(两次是作为“Revolution”,一次是作为“Veranderung”提出来的)(p.19=B xi).
在紧接在后面的较短的段落(192,19-20=B xii),康德从数学转向“自然科学——这里所说的自然科学,是建立于经验的原则之上的”.自然科学花费了比数学长得多的时间才进入“科学之大道”的.康德说,“只是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培根才“部分地开始”这个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在那些已经走上”创建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可以说“是一场思想革命的意想不到的结果——的道路的人们中间激起了新的生气和活力.
在下一段,康德毫不掩饰地“推溯实验方法史的正确途径”.在此,他仅仅提到伽利略、托里拆利、施塔尔这几个人的实验以为例证.他断言,物理学经历了一场“其观点中的仁慈的革命「其思想的有利的革命y’.对于康德来说,“物理学中的‘仁慈的革命’所依据的‘幸运的思想’是,当理性必须在自然中探求而非虚构事实时,凡由理性自身的渊流而不能知而只能从自然学习的东西,理性必须在这个探求之中把它自身置于自然之中的东西作为其指导”.正是在这方面,“自然研究在数世纪的冥行盲索以后才进入科学的坚实的道路”(pp.20-21=B xiv).
此神话的起源
在讨论了数学以及实验的或以经验为基础的物理学之后,康德转向了形而上学,“一门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科学”(p.21=Bxiv).他把这一学科与数学和自然科学作了比较.他指出,数学和自然科学是“由于一场突发的革命而变得今天这样繁荣的”(pp.21-23=B xv-xvi)在这个讨论的第三页上出现了“mit den erstenGedankendes Kopernikus”这样的用语.我们已经看到,这一说法可以逐字译为“就哥白尼的最初思想而言”(with the first thoughts ofCopernicus).在这里,康德的观点显然是,哥白尼已完成了从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的看法向一个旋转的观察者的观点的转换.他表明,当人们使观察者的运动脱离太阳、行星、恒星的已观察到的或表面的运动时,那么就会出现变化.因此,康德所理解的哥白尼的“最初思想”似乎是在逻辑在先而非历史连续的意义上说的.而且,如果康德想说哥白尼开始或创始了——天文学中、科学中或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那么他又为何不这样说呢?因为,就在前面几页,他还在讨论科学中的革命,而在这一页一开始他又谈到科学中的革命,显然,这样一场革命的概念在他的思想中占据显著地位.不管康德是否认为有一场哥白尼革命,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肯定没有这样说.这个事实在讨论康德对哥白尼的评论被置于其中的科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时候,似乎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在提到哥白尼的那一段的开始就提到革命也不可能导致注释者们认为康德提到了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说,他认为他的书给予形而上学以科学方法的确定性.他坚持认为,哲学家应当尝试模拟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进行程序,至少“就它的作为同样的理性知识类推于形而上学的模拟可能允许的范围而言”是如此(1929,22=B xvi).此后,康德又谈到他留给“后人的遗产是一种成体系的形而上学”.他说,“这是一件不可轻视其价值的礼物”,因为“理性将因而能遵循科学的坚固的道路,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没有审查和自我批判地冥行盲索”(p.30=B xxx).
能说形而上学中的这样一个变革就是一场革命吗?康德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他的论述的目的在于“改变当前盛行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并且遵循几何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的做法,由此在形而上学中发动一场全面的革命〔eine ganzliche Revolution](Bxxii).因此,康德加入了18世纪科学家——西默尔、拉瓦锡、马拉——的行列.这些科学家都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引发和制造革命.但是,康德既没有说这场革命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没有举哥白尼或天文学为证.因为,在任何已知的信件、出版的著作或手稿中,康德都不曾提到一场哥白尼革命.所以,他不可能说过,他对哲学的重大贡献是(或将是)引发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那么,我们所见到的文献又怎么可能是如此错误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一个段落开始的时候论述了形而上学中的革命,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有一个比较长的脚注,其中谈及哥白尼和牛顿.注释者们的错误可能由于把关于形而上学中的革命的句子与前面的那个脚注合在一起了.但是,因为康德用的是“几何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的例子”,而非天文学家的例子,所以在我们看来,任何可能的(尽管是未必有的)联系都是与一场牛顿式的革命而非哥白尼式的革命的联系.无论最初错误的根源如何,作者们显然是彼此以讹传讹,而没有仔细审查其来源.尽管有三个关于康德从未描述过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告诫,而区也没有多少人说康德在形而上学中引发过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这个错误在哲学文献中还是年复一年地存在了下来.
正当我完成对这一章的最后修改时,我又见到四本继续存有这个长期错误的书.一本是罗杰·斯克鲁顿写的,作为“昔日名人”丛书之一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强调“康德所说的他在哲学中‘哥白尼式的革命’”(1982,28).另外一本是已故的恩斯特·卡西尔的一部伟大的杰作(初版于1918年).这部著作已译成英文.书中一篇新的“英文版导言”(1981,vii)一开始就讨论了“康德在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我们在其中还读到:“哥白尼革命是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哲学观和哲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康德把这种新的哲学观和哲学方法描述为批判的和先验的”(p.viii).
在研究歌德、康德和黑格尔的一本一流的著作中,沃尔特·考夫曼写道(1980,87—88):“康德声称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考夫曼认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完成了一个反哥白尼的革命.他颠倒和推翻了哥白尼对人的自尊的震耳欲聋的攻击”,因为他“使人重新回到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科学史辞典》(1981)中有一个论述哥白尼革命的非常有洞察力的条目,它强调这个表达方式可以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哥白尼“将一种日心体系引入天文学”,其二是“这样一种体系以带有开普勒所提出的椭圆形轨道的经过修正的形式在17世纪牢固地确立起来”.该条目最后评论到:“人们同康德一样,用‘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概念普遍描述任何能够促进思想进步的观念的根本改造”.但是,在这同一本辞典后面有关康德的条目中,对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没有任何涉及.
把哲学或形而上学中一场自称的哥白尼革命归因于康德并非最近的发明.在1799至1825年期间,至少有四位研究康德哲学的作者——在出版物或讲座中——公开说,康德本人期望或者已经着手进行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一位在德国生活多年的法国人夏尔·德·维拉尔把大量解释康德思想的出版物献给了他的同胞.在1799年《北方的目击者》中一篇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文章里,维拉尔说道,康德对人类知识和推理的沉思“使他认为在形而上学中需要一个类似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完成的革命”(p.7).然后,维拉尔用与康德本人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描述“哥白尼的最初思想”时(B.xvi)所使用的相似的术语和措词,解释了康德革命的性质.在另一部著作《康德哲学》中(1801,PP.Viii-x),维拉尔暗示,笛卡尔、拉瓦锡以及哥白尼和康德已经引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十六年后,维克托·库辛重新提出了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话题.库辛是他那个时代阅读最为广泛的哲学普及者之一,而且他的书有许多版本并一再重印.1817年他在巴黎大学文学院主持讲座期间,把康德与哥白尼革命联系在一起.他的这些讲演直到1841年才出版.编者为此所写的“按语”说,这些讲演是在法国大学中对康德体系的最早介绍(1841,iv-v).在第二版(1846,1:105-113)中,人们清楚地知道,库辛在1816年也讲授过康德的思想,但是在那时,他的德语水平特别差,故他不得不依靠康德著作的拉丁文本和法文的二手著作.在1817年,当他能够从德文原文阅读康德著作时(1:255,n.2),库辛解释说,“康德在形而上学中引起了一场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引发的革命相同的革命”.在他1820年的讲演(1842,1846,1857年版;1854年英文版)中,库辛说,“康德意识到他

话题库(六):

以“爱,温暖的使者”为话题的作文

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肆虐大半个中,从来没有见到过雪的南方地区,居然也出现了飘飘洒洒的雪花.面对“落地为白银,着树梨花”的美景,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在城市中的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奔到雪地里给自己留下难得的倩影,堆雪、打雪仗,雪花飞舞之中飞扬着孩子们的笑声……可是对处异乡,迫切渴望回家的游子来说,“出门难”、“回家难”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在家千好,出门一难”、“举望明月,低思故乡”,凡挤过运的,凡在运期间“拜”过票的,多会谈运色变.对他们来说,运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恐惧.
今年运,雨雪霏霏,运综合征被放大.“爱,在冰天雪地中”,在今天冰天雪地的中,我们期盼着仍有一份未被冰冻的爱,在冰雪冻雨之间,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救援之手,打开方便之门,让所有困于雨雪之中的异乡游子们,在其回家的旅途之中感受到如同家的温暖.
雪灾残酷,有世态炎凉,爱暖心,在雪灾中一幕幕感的画面在:
镜一
1月31部分列车恢复运行,前列车开通的消息传出,被疏散在交易会馆内的流涌向火车站.拥挤和饥饿使不少旅客晕倒在群中.在火车站广场参与急救的医生介绍,昨下午已有百余旅客晕倒.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旅客被武警和公安民警抬往急救点.因为有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镜二
在被寒风冷雪包围的京珠高速路上,湖南衡阳农民刘吉桂的一双手,挽救了危难中的四十四名旅客.为了把这四十几个安顿好,刘吉桂不但把自家的床位被子全部让出,还挨家挨户地去找老乡帮忙,直到把所有的全部安置好.刘吉桂为他们买菜煮饭,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跑市场,跑到十一点钟才回家,每天还到两公里外挑水供他们用.
镜三
雪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泛滥,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到处都是雨雪和冻雨天气,高速公路也基本上是封闭,即使不封闭的也都是缓慢行驶,贯穿南北的京珠高速滞留了好多的车,有的司机因为要省油,在高速上耽搁了六天都没舍得开空调,可想而知,在如此冷的天气是怎么忍受下来的·交警把一盒盒方便面和一瓶瓶矿泉水送到他们手中·
镜四
湖南三名电网工作员因破冰而殉职的追悼会,寒冷的街道,长沙市民还有出租车都自发的上街送行,真的很感动,看到总理向烈士家属鞠躬的一刹那,我也被感动着,谁说间没有真,没有他们的大爱又哪来我们的小爱,都说冷漠,可就在这罕见的雪灾面前,我们又怎能没看见温暖呢!
镜五
在杭州,一位长途汽车公司员工,看到很多的乘客滞留车站,在风雪中忍受饥寒的折磨,让三十多位乘客到自己家里过,并且免费给乘客提供食物,安排好这些乘客,她又马上烧了一锅姜汤,送到了车站,面对热腾腾的姜汤,一些乘客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在湘潭市,一家宾馆接纳了307名受堵群众;在福州火车站,志愿者向受堵群众发放了2万多个热馒……
镜六
在广州,有一列发往广州的火车因为冰雪阻滞,竟然“失踪”了三天三,原来,该列车为了避开冰雪,开始绕道,旅客的食物都吃光了,车上的食物也没有了,大家都在挨饿,有位旅客数次暗中“侦察”列车工作员,想知道列车工作员是否开小灶“偷吃”食物,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列车工作员也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被感动了,立即和工作员一起稳定乘客绪,抗击雪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雪灾就会低!
镜七
广州打工的湖南郴州汉子井建军穿着薄薄的胶鞋,领着年仅7岁的儿子在北风中,在冰天雪地里前行,终于赶回了家.因北京到广州的T97次列车严重晚点,走了三天还在湖南境内.乘客谢先生无法赶上他与江门老家的新娘于30举办的婚了.于是,老家的婚照办,他独自在火车上,举行了“一个的婚”.整车厢为他送上祝福.
镜八
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往湖南,考察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同时看望了长沙火车站滞留旅客,并公开致歉,温家宝总理对旅客说,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还没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现在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抢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节.
在灾面前需要万众一心,需要众志城,需要勇往直前,更需要爱的力量.爱可融化雨雪,爱可融化霜冻,爱更能感心.唯有爱才能让抗雪英雄和民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少些部门之间掣肘,多些部门之间的配合;少些埋怨,多些理解`方案范#文.库整-理^;少些等待,多些自力更生;少些冷漠,多些关怀;少些涨价,多些献爱心.
爱是支撑抗雪的力量,爱是让雪远离,爱是让阳光满天.除了雪灾,我们还有更多的爱.
自然灾害无可抗拒,即便是再伟大的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面对大雪,我们知道已经有许多的地方遭灾,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摧毁,道路被堵塞.我们希望在路上包括正要踏上归程的们一路平安.
回家的,可能背上给父亲和兄弟妹的品,这些品充满着沉甸甸的真.有可能忘掉,我们是在一个天气预报有雪灾的子出发,这不一样,即使是去往没有大雪的地方,即使回家的路上阳光灿烂,但是在已有的经验下,我们还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带上一些食品和水……
我们不能允许肆虐的风雪对那些贫苦群无的折磨,面对罕见雪灾,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要行动起来,伸出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爱心构筑起一道坚实而温暖的洪流,冲到贫困灾民的面前,点亮他们的生命,温暖他们的心.
雪灾无,但是,雪灾中的爱有,我们相信,那些在雪灾中感受到各种各样温暖的,在感动的同时,也会将感动化自己的行动,将爱传递,在未来的生道路上善待一切有困难的,在中,每一次天灾也是一次难得的爱的社会民素质的教育,从98抗洪到“非典”再到2008的雪灾,从这点上来说,雪灾并非是什么太坏的事,雪灾考验了我们,同时也在提升我们的民素质.
雪灾中,希望还有更多的默默无闻的将自己的爱给予了寒冷中需要温暖的,一副手套、一顶棉帽,或许就可以给严寒中的小朋友一股温暖,帮他们抵御风雪;一杯温水、一碗泡面,或许就可以让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暂时忘掉饥寒,感受到家的温暖;一片积雪的清扫、一铲结冰的清除,或许就可以让车辆顺利通行,交通尽早回复,这无数的爱会聚起来,形一个强大的暖心气流,在严寒的冰雪都会被融化!
因为船才到达彼岸因为冷候鸟才飞向南因为有瞬间霾阳光才更灿烂因为寒冬天才回暖因为你眉才放宽因为我跌倒了有搀因为所有的付出总会得到偿还因为我们笑着过难关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未来永值得期待就因为爱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就因为爱彼此无声依赖就因为爱至少还有一个信念不会更改就因为爱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你别告诉我你是雅礼的..=.=

话题库(七):

完形填空题库
your friends might be in australia or maybe just in the road,but they are all just a few clicks away.【话题库】

Your friends might be in Australia or maybe just down the road,but they are all just a few clicks away.Life has 36 for millions of teenagers across the world who now make friends online.37 you use chat rooms,QQ,MSN or ICQ,you are 38 of a virtual community (虚拟社区).
"I rarely talk with my parents or grandparents,39 I talk a lot with my old friends on QQ," said Fox"s Shadow,the online nickname (网名) used by a Senior 2 girl in China."Eighty per cent of my classmates use QQ 40 school."
QQ is the biggest messaging 41 in China.A record 4 million people used it one Saturday night in October,42 to Tencent,the company which developed QQ.
And Fox"s Shadow might well have been one of them."I log in (登陆) on Friday nights,and Saturdays or Sundays when I feel 43 .I usually 44 about 10 hours chatting online every week," she said."But I rarely talk with 45 ,especially boys or men."
Even though she likes chatting,she is careful about making 46 with strangers online."You don"t know 47 you"re talking to.You should 48 be careful about who you trust online."
Many people would like to meet offline when they feel they have got to 49 someone very well.Fox"s Shadow once met one of her online friends face to face.It was a girl who was a comic fan like 50 and they went to a comic show together.
However,not all teenagers have been so 51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a 17-year-old girl in Liaoning Province was raped after meeting a friend she had found on QQ.The criminals weren"t 52 until last month.
A 16-year-old Beijing boy,known online as Bart Simon,dislikes QQ users."I used to chat on QQ,but I found that most people were talking 53 ," he said.Now he chats online in English,using MSN.But he spends little time chatting as he sees it as a 54 of time and money."If you are really 55 to it,sometimes you just can"t concentrate in class," he said.
36.A.improved B.become C.changed D.increased
37.A.Whether B.If C.When D.Unless
38.A.member B.part C.partner D.number
39.A.but B.while C.when D still.
40.A.before B.at C.after D.since
41.A.service B.product C.structure D.organization
42.A.granting B.depending C.considering D.according
43.A.sleepy B.tired C.bored D.busy
44.A.take B.cost C.pay D.spend
45.A.friends B.adults C.males D.strangers
46.A.relation B.touch C.contact D.friends
47.A.who B.what C.whose D.which
48.A.often B.usually C.sometimes D.always
49.A.know B.recognize C.tell D.judge
50.A.herself B.her C.anybody else D.everyone
51.A.good B.fortunate C.safely D.healthy
52.A.kept B.held C.caught D.killed
53.A.uselessness B.noise C.nonsense D.rubbish
54.A.short B.lack C.waste D.little
55.A.kept B.held C.addicted D.stuck
36~40 CABAC 41~45 ADCDD 46~50 DADAA 51~55 BCCCC
如果翻译这句话的是:你的朋友也许在澳大利亚,也许就住在你家附近,但你只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找到他们

话题库(八):

初一六百字作文:以看见为话题

【话题库】

每天,我们都活在温暖里.让我们更能明白这世间的关爱是多么温暖,是多么舒心.
每周交一次的日记本,我是从来不落交的.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了,可是老师为什么着重别人的夸奖呢?我很气愤,难道我不如别人吗?哼!还在日记本上勾勾画画,又这个词用的不好那个句子不行,我看着都烦死了,就不能说点好的?
一个星期我都沉浸在气愤里,心里怀着对老师的不满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老师是一位好老师,我是一个“坏”学生.
这周的日记本发下来了,我一猜就是批评我的话,哪有赞美之词呢?我也懒的看,反正老师就是偏心.直到周六我打开日记本写日记时,才看到,那是一句有一句的夸奖,我一愣,怎么老师变了?怎么会这样夸我呢?我接着往下看,一句话在我的心里生了根:莉莉,你是最棒的!我看到这儿,心中不由一喜,感到心里暖暖的,我明白了,老师的批语是让我下次写得更好,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要一点点的进步嘛!我用心写了这周的日记,感谢老师对我的关爱.不久,日记本发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日记本,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棒”的手势,还颇有几分像!没想到老师还会这个,有点幽默,又从这日记里鼓励我,我的心里热热的,看见了老师给予我的看不见的温暖.
我误会了老师,是我太冒失了.正是这样,才使我更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有多么温暖.那种刻骨铭心的温暖是看不见的,但是感觉得到,看不见的温暖,感觉到的爱.
追问
初三学生的作文意蕴要深一点吧.
回答
家是一座港湾,也许它无法给你丰厚的物质捕获,但它却可以永远为你挡住外面的风风雨雨,温暖你的心灵.
懒懒的午后阳光,懒懒的我,惬意而又懒懒的躺在沙发里.一切是那么舒服,随意而毫无拘束.感恩父母,因为你们给了我一个这么温暖的家.
家就是我的童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时候的我最爱和父母一起玩耍.坐在父亲的肩上,让他带我去公园玩,那时候握着父亲的手,觉得好大,好温暖.仿佛这双手能为我掌控一切,只要握着它,走到哪我都不怕;平时还爱听妈妈讲故事,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那一段段离奇却不失美妙的经典故事,总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进入甜蜜的梦乡.那时觉得妈妈太伟大了,知道那么多的故事,简直成了我心里的英雄.
上学后,学习就成了我生活的主流.全家的喜怒哀乐也随时都会受其牵绊.考试成绩突出,回到家报喜,父母像得了重金一样合不拢嘴;当考试失利,到家后黯然落泪,他们又会语重心长的劝导我——跌倒不要放弃.但我知道其实他们心里比我急,只是父母习惯于将情感如细雨般融化于生活的点滴.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父亲帮我找资料,翻题库,不久便会有完整的答题过程,还有那日渐苍老的笑容;当我熬夜复习的时候,不管多晚,母亲都会等我,给我做些简单的夜宵,哪怕是一碗馄饨,一个煮鸡蛋.深夜里我看到那布满血丝的双眼是如此的温情脉脉.
家是一本用爱编写的书,它可以让人阅读一生,温暖一生,感动一生.

话题库(九):

地图有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围绕“地图三要素”话题,回答7--10题.
常用图例符号“”表示(  )

A.铁路
B.高速公路
C.水库
D.山峰

表示铁路;结合选项.
故选:A.

话题库(十):

求一篇关于仁义为话题的议论文!
内容要求:
1、以孟子“仁义”思想为话题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2010年《感动中国》
3、运用至少一种论证方法(比喻、反证、对比、举例)
4、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做仁义之人
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
格律己,孟轲“舍生取义”,谭嗣同“杀身成仁”,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仁义”二字,可见,
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两个字是支撑人的两块基石,做人,就要做仁义之人.
“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对仁的理解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那么何谓恻隐之心
如果你看到东风无力百花残,原本绚烂的事物在一个湿冷的夜在记忆中离去,只剩满地残破的躯体,你
是否心中有所触动,戚戚然若有所失;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褴褛,眼神因为饥饿而黯然无光,双眸深深地
凹陷,你是否顿生怜悯,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恻隐之心在暗中怂恿,而人之为人,是不可离了这
颗恻隐之心的.没有恻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仁”,人,就成了高山上无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
热心,社会也就永远处于冰冻状态,没有情感,没有光明,没有温暖,试问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惹人留恋?
都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应当胸怀仁心,让人间有情.
“义”的本义是“仪”,中国人习惯于以平衡的原则来处世,所以也把“正义”作为行为的准则之一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何谓羞恶之心?《诗经》有言:“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
,不死何俟?”所以人之为人,要懂羞恶,顾廉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也正是指的这一点.可是看看
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诱惑肯坚持自我,做到为人有“义”的?今年四月震惊全国的邯
郸农行金库特大盗窃案结案,金库被盗款数达5100万之多,然而犯罪嫌疑人初起贪念是为了买彩票,小中
了几次之后就频频向金库伸出黑手,而这两个人竟都是该银行现金管理中心管库员,难怪结案后街巷老人
要连骂他们“不顾廉耻”了.义,应当成为做人的根本立足点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
的精蕴.
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
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才能成就坦荡荡凛然大丈
夫,才能使人格升华,社会才有桃源之和谐.
那个文件格式弄错了,将就着吧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yl/151992.html

上一篇:夏虫歌词(共9篇)
下一篇:写作(共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