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语录大全 > 情感语录 >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共10篇)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共10篇)

来源:情感语录 时间:2018-11-16 点击: 推荐访问:花信年华情感 花信年华的诗句

【www.ahstyy.net--情感语录】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一):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不惑之年是人的四十岁年龄.即人已经四十岁了.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二):

弱冠、而立、不惑等……这些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的弱冠、而立、不惑……等(包括省略的)这些是什么意思,这每十岁的一个阶段心性应有怎样的变化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三):

桃李年华的含义
是对女子20的称呼,

楼上的列举了很多,但是却不够深入.
“桃李年华”只能指女子的20岁,男子的不能这么叫,不然很娘.
出处的话,可能是出自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四):

"男人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常听有人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古来稀.都是什么意思啊?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五):

七十古稀是什么意思?【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

七十古稀: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附: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六):

"立为之年方知艰难"是什么意思啊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另外还有: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七):

40不惑什么意思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八):

花甲是几岁,重逢是几岁,三七岁月是什么,古稀是几岁,双庆是几岁,一度春秋是什么意思?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九):

幼学之年、志学之年、及笈之年、而立之年等是什么意思?
要以下词表示的年龄:
始龀之年、幼学之年、志学之年、及笈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

  古代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花信年华是什么意思(十):

标梅之期什么意思

“标梅之期”,是指女子出嫁的时期. 我国对年龄的称谓,有如: 女孩十五岁--及笄之年; 女孩十六岁--桃李年华; 女孩二十四岁--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标梅之年.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yl/154725.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