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热门阅读 > 教学一得(共10篇)

教学一得(共10篇)

来源:热门阅读 时间:2018-10-21 点击: 推荐访问:数一数教学反思 高一教学视频

【www.ahstyy.net--热门阅读】

教学一得(一):

如何实现一课一得

怎样才能让每节语文课都扎实有效,一课一得呢?
一、了解学生,因需而教 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准绳.因此课前了解学生语文基础和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师确定的首要任务,是解读文本、寻找切入点的基础,是教师选择教法、学法的根据,也是有效落实“一课一得”的需要.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在努力挖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了解学生实际,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需要和目标,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有个性的内容和教法,做到因学施教,因需而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随时调节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也要求教师在预设过程做到心中有学生,明白需教学生什么,学生需学习什么.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才不会走过场,教学过程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二、灼灼的红叶,要拾起一片最热烈的 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点零碎,内容繁杂,每一堂课都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行,不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在我看来,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学得扎实,学得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这一课便是堂好课.持续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得才会更有实效.例如在《翠鸟》一课,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抓住特点,有顺序”这就是观察的方法.学习了这种观察方法就是这一节课的收获.这就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一得.语文的课堂,需要学生形成好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达成需要每一节课的努力.删去多余的环节,凸现学习的核心,学习文本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也许反而事半功倍. 一篇文章,真正需要学生理解、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不多,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我们要赞成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留到以后再讲.也就是说,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准确把握住文章本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在两者中寻找一个结合点,这一结合点既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又是学生所处的阶段所需要学习的.如此,就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方法的习得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方法,而方法的习得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方法固然要依靠传授,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前人或别人总结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于高明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更符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它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作用更大.对此,教师要加以点示,不能让学生浪费精力.语文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学生自己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含义,他们就未必能懂.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点拨学生,不必侃侃而谈,三言两语即可,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学生自然能掌握方法. 语文教师考虑的问题其实很明了: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最有效”,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围绕“学生学”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一法,灵活运用,才学有所得.
四、精要练习 课堂上的一得能否真正落实,还要看作业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在本堂课中的教学目标.也以《翠鸟》为例,这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特点,有顺序”观察的方法.课后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抓住它们各个部位的形状、颜色、动态、静态等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仿照课文写下来,并进行讲评、修改.这样,一节课就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学到了实在的东西,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教学一得(二):

焦母为何要休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教学一得

【教学一得】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以真实的悲剧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高超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人文关怀,演绎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悲剧,激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直至今日,人们始终在问,刘兰芝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儿媳,非要逼迫儿子休她不可?焦母和刘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究竟为何?这是《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对文本人物的形象分析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一般教学参考书根据诗中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指斥,以及刘氏的“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自责,认定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刘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是婆媳矛盾的原因所在吗?不妨略加分析.一、刘兰芝“举动自专由”的个性特征焦母曾明白地表示过她对刘兰芝的不满,那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然而,刘兰芝自己辩解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我们从文中也看到刘兰芝是一个很温顺而懂礼节的女子.问题在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说错,矛盾也正是在这里.

教学一得(三):

怎样写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后记》+肖作钧【教学一得】

论与实 践的融合、帮助提炼 帮助创建新的 提炼、 践的融合、帮助提炼、帮助创建新的 理论. 理论. 做到:上挂专家、下联学生; 做到:上挂专家、下联学生;以自 主研修为主、借各种外力推进. 主研修为主、借各种外力推进.
(五)要加强结构化反思.以基准线 要加强结构化反思 结构化反思. 为主干,日积月累, 为主干,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做下 去. 例如:课堂方法的反思(研修)结构: 例如:课堂方法的反思(研修)结构:
★下面这些“东西”都可成为反思的载体 下面这些“东西”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一得》 《教学一得》 《教学手记》 教学手记》 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 教学说课》 《教学说课》 课后记》 《课后记》 教学体会》 《教学体会》 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教学一得(四):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问题

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教学一得】

教学一得(五):

求小学语文任何一篇课文的句子教学的教案一篇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宏伟壮观.
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爱好.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宏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宏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爱好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重词语的积累,不过,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如同(),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教学一得(六):

光复中学要新建一座教学实验楼,量得地基为矩形,长为3a2m,宽为(2a+3)m,求地基的面积,并计算当a=3时,地基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由题意得,地基面积为:3a2•(2a+3)=(6a3+9a2)m2
当a=3时,6a3+9a2=6×33+9×32=243m2

【教学一得】

教学一得(七):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35+7= 3 5 +7 4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35+7=
3 5
+7 4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我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个人认为不可取,这道题应该是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但是计算法则是学生讨论能够解决的吗?像这样抽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能通过学生讨论能完成的吗?
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35+7”有多少种计算方法上,比如:
算法一:35+5+2=42
算法二: 5+7=12 12+30=42
算法三:……
在此过程中,一定有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那么就让他来当小老师来讲讲,(本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竖式列式的过程.会出现两种可能:第一,他列的非常完美无缺,讲解到位.那么教师或者学生可以提出,为什么进位要写在十位上,并且要写得很小?引发他和其他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他列的实在对不起老师,比如相同数位没对齐,忘记了进位等,或者出现你所叙述的学生三学生四那种错误的写法.那么其他学生一定会站起来将他写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在强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掌握到了最关键的知识——竖式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你好,同行,共同探讨互相学习!

教学一得(八):

怎样作文教学课才是一堂真正有效地作文教学

您应该是老师吧.我以一名学生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不要讲得太过泛泛而谈,那样学生只会以为是空话、套话.其次如果时间宽裕,建议分块来学习写作,讲写人的课就不要讲到写事、写景.讲得多反而让人难以消化.第三,如果是写作入门可以用公式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例如写人,1开头导入语 2一件事例 3过渡语 4再一件事例 5结尾抒情.诸如此类能够规范学生的写作思想与方向,让入门者不会离题离本.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可以给学生假设场景让他们当场表述或写作,选择较好的学生来介绍他的想法来源.都是我的一些想法.

教学一得(九):

一.注意括号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1.教学区(之所以)禁止鸣放高音喇叭,().2.(),生命
(就),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3.音乐(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

1.是因为噪音会影响同学们上课
2.只要自强不息
3.还能陶冶情操

教学一得(十):

要讲一节公开课,1功的优秀教学设计!

说明:本来是有表格的,但复制过来表格没有了,学生活动有一表格,要自己根据学生情况来写,希望你能用得上.
第一节 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难点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知识准备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
二.引入新课
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新课教学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四. 例题(P167)
五.小结及五分钟测试.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rmyd/150536.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