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正能量句子网 > 热门阅读 > 陶弘景简介(共10篇)

陶弘景简介(共10篇)

来源:热门阅读 时间:2018-10-27 点击: 推荐访问:苏轼简介 张岱简介

【www.ahstyy.net--热门阅读】

陶弘景简介(一):

词、课文、文言文的作者简介

我的是人教版的
《童趣》 沈复 字三白 号梅逸 清代文学家
《〈论语〉十则》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 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观沧海》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唐朝诗人
《西江月》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山市》 蒲松龄 字流仙 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学家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智子疑邻》 韩非 战国末期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
《塞翁失马》 刘安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伤仲永》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木兰诗》 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字君实 号迂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口技》 林嗣环 字铁崖 明末清初人
《狼》 蒲松龄 字留仙 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学家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陋室铭》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爱莲说》 周敦颐 字茂叔 宋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核舟记》 魏学洢 字子敬 明末散文作家
《杜甫诗三首》 杜甫 字子美 唐代诗人
《三峡》 郦道元 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字通明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观潮》 周密 字公谨 号草窗 南宋文学家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字宗子、石公 号陶庵、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人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使至塞上》 王维 字摩诘 唐代诗人、画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游山西村》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字叔庠 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马说》 韩愈 字退之 唐代著名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字景濂 号潜溪 明朝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赤壁》 杜牧 唐代诗人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字宋瑞、履善 号文山 南宋文学家、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字希孟 号云庄 元朝散曲家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字子厚 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满井游记》 袁宏道 字中郎 号石公 明代文学家
《饮酒》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行路难》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字子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边塞诗人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字璱人 号定庵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睢不辱使命》 刘向 字矛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隆中对》 陈寿 字承祚 晋朝人
《出师表》 诸葛亮 字孔明 政治家、军事家
《望江南》 温庭筠 字飞卿 唐代著名诗人、词人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武陵春》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宋代杰出女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公输》 墨子 名翟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孟子〉二章》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名更生 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愚公移山》 列子 名寇 战国初期郑国人

陶弘景简介(二):

求古代指南针简介?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陶弘景简介(三):

从观察景物的角度看,对比《山峡》和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从观察景物的角度看,《山峡》和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有哪些相同之处?两文在写景状物时,都致力描写“水”,请回答:两文中的水分别有什么特点?【陶弘景简介】

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陶弘景简介(四):

《答谢中书书》的写作背景~~~
就是他写这篇文章鍀目的是什麽?
谢中书是什麽人?
他写这篇文章说明了什麽?
谢谢阿~~~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优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本文作者从如下几方面濡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入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
缜密的结构.本文虽属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结撰,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 “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得如此经纬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
凝练的语言.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娱情山水的思想.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陶弘景简介(五):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游记散文,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在生活、学习中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概述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是一个不愿与世人争权夺利的人,他和陶渊明一样,只想隐居山中,这篇文章就表现了他的这种志趣和雅致、闲适的心情,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这种不与世俗争权,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陶弘景简介(六):

我需要浙教语文初二学到的所有文言文、要写作者、作者朝代,文言文内容、名字、谢啦~

初二文言文很多,内容不方便放在这里.大部分文章都是全文选来做课文的,你可以去网上找,部分节选的文章,我已经把选入课文的内容放这了.
作者如想具体了解,可以自己查资料,课本上介绍也不详细.
课本后面的《课外古诗背诵》我就忽略了.(PS:打字也不容易,给点分啊~)
上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短文两篇》 1、《陋室铭》 刘禹锡,唐 2、《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核舟记》 魏学洢(yī),明末
《大道之行》 选自《礼记》,西汉戴圣编撰
《杜甫诗三首》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三峡》 郦道元,北魏
《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2、《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
《观潮》 周密,宋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 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 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
《诗四首》 1、《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东晋 2、《使至塞上》 王维,唐
3、《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4、《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宋
下册: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
《马说》 韩愈,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明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2、《赤壁》 杜牧,唐
3、《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4、《水调歌头》 苏轼,宋
5、《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醉翁亭记》 欧阳修,宋
《满井游记》 袁宏道,明
《诗五首》 1、《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2、《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4、《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陶弘景简介(七):

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有哪些故事?如:夜宿古寺.【陶弘景简介】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看在李时珍的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纪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竞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宫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二)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中风症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 “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琉黄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l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谷、菜、果、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了.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国内至今有三十多种刻本.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地立碑纪念.解放后,李时珍基地,又得到再次修整. 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陶弘景简介(八):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的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朝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国内至今有三十多种刻本.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被李时珍看在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妃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竟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官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二)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和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和中风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硫磺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l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李时珍基地,又得到再次修整. 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陶弘景简介(九):

历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姓陶的

【陶弘景简介】

你说的应该是陶弘景
陶弘景: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隆之孙,南朝梁道教思想家、画家、医学家、书法家.入梁不仕,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善琴棋,工草书,精图画,隶书不类常式,骨体遒媚.有《图象集要》.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先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陶弘景简介(十):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大概过程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官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和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和中风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硫磺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l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李时珍基地,又得到再次修整. 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本文来源:https://www.ahstyy.net/rmyd/151564.html

扩展阅读文章

正能量句子网 https://www.ahstyy.net

Copyright © 2002-2018 . 正能量句子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